跨越35歲危機-一個經歷過 私企 外企 互聯網 的軟件從業人員的忠告

直接說結論:

      如果你的年齡快到35歲了(包含35歲),請儘快進入國企或者央企,一旦你的年齡進入36歲(注意35歲仍然可以報考公務員事業單位,也可以進國企,別放棄)所有的國企和公務員的大門都關閉了,除非一些特批的通道還會保留,這些崗位太少了

如果你的學歷夠硬,那更好,因爲比如到了40歲,哪個企業願意要一個40歲的人,即使你是碩士畢業,公交司機都要45歲以下,年齡到40歲後,

學歷高又有什麼用,現在正趕上疫情,工作更難找;外企也不保險,雖然輕鬆點,也是到處裁員,甲骨文,思科都不能倖免

         我從某知名的500強外企跳槽到美團之後,當時我的年齡是31歲,從美團跳槽到阿里是33歲,

當自己的年齡超過32歲之後,一直非常的焦慮,隨着年齡的增長,自己對未來越來越迷茫,未來到底要做什麼,管理自己也在做,但是一直做得不好,技術可以一直做下去嗎。從32歲到35之間的這四年,是我的人生中最焦慮的4年,始終到不到自己的人生定位,

我的博客的主題就是:轉眼間自己35歲了,無法做管理的自己又該何去何從,

我的博客的名字叫做:朝北教室的風箏

來源於新概念作文的 梅思繁的一篇文章的題目,我跟她一樣,焦慮,管理想做好,始終做不好,但是自己也知道,如果做不好管理,根本在企業裏面待不下去

      在北京如果你沒有能力,不管是做技術還是管理的北漂程序員,大部分都離開了北京,自己有幸剛畢業老東家給了一個戶口,

可以安心的在北京工作生活,這裏也感謝自己的老東家東軟集團;後來在北京買了房,慢慢的穩定了下來,現在35歲到了中年危機又是一道坎,

   自己是否能跨過去 我之前的同事好幾個都找不到工作,因爲年齡的問題,只能去賣保險,一個程序員去賣保險,這不是玩笑,這是血淋淋的現實,後來被騙了,用自己的業餘去挑戰別人的專業,這是註定的結局。我一直擔心自己35歲之後也沒工作,因爲我周圍有能力但是找不到工作的程序員比比皆是;孩子的撫養問題,老人的贍養問題,從小到大都是家裏人的驕傲,沒想到後面越混越差。

我之前定的是走技術的路線,後來去了阿里巴巴,想做一名合格的技術人員;後來發現,阿里巴巴其實只需要年輕人,超過35歲,如果無法晉升等待你的只有裁員,甚至你晉升了,能力不到也不一定穩定,多少人因爲架構的重組都被裁員了;P8被集體裁員,我見的太多了;之前有傳言 阿里要幹掉32歲以後,無法晉升爲P7的員工,P7是管理崗,如果沒有點管理的能力,在阿里很難幹到P7,即使勉強升到P7,撐不過半年就要被裁掉了.

後來在自己35歲末的時候進入了國有銀行,一下子感覺路寬了,周圍很多人並不在乎你的年齡,比你大的人比比皆是,而且也可以正常上下班了,早上8點半上班,下午6點左右下班,之前我是 9點半上班,晚上凌晨到家

至少沒有以前那麼焦慮了;

後來找工作的時候,我整理了下自己的優勢: 碩士畢業+黨員+大廠背景

針對自己的情況 還是進入國企對自己比較有利,投了國企,央企,銀行,郵儲;

經歷過 私企、外企、互聯網之後,我再也不想考慮他們了,後來發現 自己選對了,大部分的企業因爲自己的三個優勢都給了自己offer,選了一個最合適的銀行;

 

社會主義(國企、央企,銀行類)終將戰勝資本主義(私企、外企),在我這裏竟然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