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遇見未來新能源汽車(Electric Vehicle)之特斯拉2022 AI Day,從四足特斯拉向二足人形機器人擎天柱(Optimus)的加速演進

image

特斯拉機器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這條路已經越走越快。

今天,特斯拉的第二屆AI Day終於正式召開了。

AI Day是特斯拉的年度活動之一,其他的固定活動還包括Battery Day、Autonomy Day,顧名思義就是專門面向AI、電池技術和自動駕駛相關的活動。

今年的AI Day拖延了一個多月。上個月馬斯克透露,跳票是爲了多留點時間,這樣在AI Day上就能展示可用的人形機器人"擎天柱"(Optimus)了。

果然馬斯克沒讓大家失望:

我們看到了擎天柱的原型產品(代號似乎是Bumbleseed):

image

爲了吸引眼球,馬斯克甚至還提前放出消息:未來一定會有"貓女"版擎天柱機器人……

image

開發僅8個月,已具獨立行動能力

不理那些噱頭,先來看原型機器人究竟有多厲害。

這臺代號Bumbleseed的原型機器人,沒有去年我們在Tesla Bot假人上見到的外殼,所有的內部非關鍵零部件都裸露在外:

image

原型機器人身高大約5英尺8英寸(約173cm),體重73公斤。

image

它在感知和計算的部分基本採用的是特斯拉電動車相同的設備,包括特斯拉自主研發的芯片集成系統作爲"大腦",以及三顆Autopilot級別攝像頭。

image

另外,去年設計Tesla Bot的頭部還有一塊顯示屏,能夠顯示對於用戶/工作夥伴有用的信息。這個設計在今天並沒有任何進展可以宣佈。這是因爲團隊在過去一年時間裏主要在專注解決運動(locomotion),而不是應用軟件的問題。

原型機器人的行走速度還很慢,似乎遠沒有達到去年宣稱的每小時5英里(大約8km/h)水平。

至於搬運能力,它可以搬運大約20磅(約10kg)重的中小型貨物,比如快遞紙盒。這個載荷比去年宣佈的少了一半。

image

擎天柱全身共有28個電機"關節",比去年宣佈的時候的40個減少了四分之一。這是因爲電機越少功耗越低。

在坐姿待機狀態下,機器人的全系統功耗只有100W,還不到當今主流顯卡的一半;而在走路的狀態下,整個功耗也只有500W。

馬斯克和機器人團隊成員一再強調,讓機器人更省電是非常重要的設計理念,因爲特斯拉的終極目標是大規模生產人形機器人,並且在各種工業、民用場景裏投放使用,量級在百萬甚至千萬級。

image

下圖中藍色的是電子系統。橘色部分是電機。

image

先來看電子系統部分:

機器人的設計電池容量爲2.3千瓦時,電壓52V;機器人的"大腦"部分並不是真的放在腦袋裏,而是安裝在了軀幹位置(因爲這裏更加安全,並且集成度越高越省電);

機器人在網絡連接方面支持Wi-Fi和LTE,並且包括音頻組件,都安裝在軀幹上。

image

image

再來看機運動能力。

特斯拉機器人團隊成員透露,他們用了一套和電動車碰撞安全測試相同的預測模型,來提前預測機器人在各種姿勢下,在執行正常工作時候的表現,以及預測可能導致機器人受損(比如摔倒和遭遇攻擊)等各式各樣的情況。

然後,工程團隊對收集到的各種工況數據,通過微積分方式進行了大量的模擬,從而微調電機的工作功率,從而將能耗降到最低;另外,他們還從不同的電機數據中找到共性,從而降低不同型號電機的使用。

image

最終全身的28個電機當中,只有6種不同的設計,顯著降低了機器人批量生產的成本。

image

這些電機當中,有載荷能力極強的大電機,足以輕鬆提起一臺三角鋼琴的重量;也有手部微小但靈敏的小電機,不僅能夠抓住有一定重量的貨物,也可以精確地抓握小零件、操作較爲精密的工具儀器等。

image

當然,除了用數學解決問題之外,設計師也加入了一些仿生學的設計。比如機器人的膝蓋關節分爲4個子電機,和人類膝蓋關節/韌帶構成類似。

image

去年馬斯克曾經說過,人形機器人的使命,是替代人類去完成危險、重複和無聊的工作。

它的初步設想是讓用戶可以對它提出簡單的命令,比如"把燈泡裝上去"之類的,它就可以執行。公司對於擎天柱的定位是"泛用型AI機器人",說白了就是苦力機器人。人機智慧型交流並不是它的設計能力之一。

特斯拉雖然有種種問題,但不可反駁的是,這家公司能夠走到今天,靠的真就是對科技創新的瘋狂追逐,和馬斯克本人強烈的、誰都無法阻擋的意志。去年還有很多人懷疑特斯拉到底是真的要造機器人,還是跟大家開玩笑。結果今年,馬斯克還真沒有食言。

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擎天柱真的可以取代特斯拉在全球各地的汽車製造工廠裏面的工人——他們的工作確實危險、重複且無聊。

image

去年馬斯克還曾表示,這臺機器人不會跑的太快,"我們的設計指標是讓你可以輕鬆地不被它追上,並且有很大的機率制服它。"

image

"最好這種情況不會發生,但誰知道呢。"他補充道。

從去年只有一個假人可以展示,到今年已經有可以獨立運行的原型機,特斯拉人形機器人團隊在6-8個月極短的時間裏已經取得了非常長足的進展,自己已經對團隊的成果非常滿意。

image

接下來幾周到幾個月的時間裏,特斯拉還會繼續組裝出更多的機器人,投入到真實的工業場景(比如特斯拉自己的加州Fremont工廠)裏進行測試,從而進一步優化設計。

image

令人興奮的是:這臺機器人從構思,到已經生產出可以在沒有任何外部支持(電源線、防護架等支援裝置)的基礎下,可以自由移動的原型機

這一情況的重要性在於:儘管今天的原型機器人,距離波士頓動力的Atlas在技術上還有很大差距,特斯拉的開發速度卻明顯更快。

image

去年AI Day上馬斯克曾經表示,"特斯拉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機器人公司之一了……我們的汽車其實就是帶輪子的智能機器人。"

通過擎天柱項目,特斯拉終於把公司在機器人、傳感、AI等技術上的多年研發積累,從從四個輪子,轉移到兩條胳膊兩條腿的人形機器人上了

一位團隊成員表示"我們有自信可以在未來幾年內實現人形機器人的大規模生產。"

馬斯克指出,現在市場上的人形機器人,普遍沒有智能的大腦,並且成本太高、產量太低

特斯拉的長期目標,是將人形機器人的生產成本降低到兩萬美元左右——還不到一臺特斯拉電動車的價格

"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今天我們辦這個活動就是希望更聰明的人加入進來,讓可用可靠的人形機器人成爲現實,並且足夠規模化,能夠幫助到數百甚至上千萬人。"

image

Dojo超級計算機

從2019年,特斯拉在內部啓動了一個神祕的項目Project Dojo,開發採用自研芯片,可以無縫連接,實現超大規模分佈式計算的多芯片模組化(Multi-Chip Modularized)超級計算機。

這臺超級計算機,就是在去年AI Day上展示的Dojo。

Dojo核心是特斯拉自主研發的D1處理器,採用臺積電7納米制程工藝,單片包含500億枚晶體管、11英里的線路長度。處理器採用了特斯拉自定義的指令集,FP32算力達到22.6TFlops,設計功率400W左右。

但是和處理器的I/O帶寬相比,算力並沒有那麼重要。這是因爲目前自動駕駛計算平臺的主要限制不是算力,而是數據傳輸,而這臺超級計算機正是想要解決這一問題,加快對真實世界的快速感知、計算和數據傳輸,從而顯著改進自動駕駛模型的訓練性能。

去年特斯拉宣稱Dojo所採用的的D1處理器的片外帶寬遠高於谷歌TPU和其他科技公司的GPU-based分佈式計算陣列

image

超高的片外帶寬尤爲關鍵,因爲對於特斯拉而言,D1 Chip不是一枚一枚用的,而是可以多枚組成一個計算陣列。比如25枚組成一個訓練模組(Training Tile),成爲了Dojo的單元核心,高達36TB/s帶寬,達到9PFlops算力。

image

去年特斯拉透露已經完成了對訓練模組的工作測試,成功運行了前特斯拉AI部門總監Andrej Kaparthy開發的minGPT模型。而在過去的一年裏,特斯拉持續對Dojo進行優化研發。

在今天的AIDay上,Dojo團隊宣稱一個訓練模組的機器學習訓練算力,足以達到6個"GPU計算盒子",並且成本還不到"一個盒子"的水平。

image

這還沒完:6臺訓練模組組合爲一層,兩層疊在一起爲一個訓練矩陣(單機櫃)

再把機櫃鏈接起來,能夠形成"完全體",也即Dojo計算集羣ExaPod,包括120個訓練模組、3000枚D1處理器,FP16算力高達1.1 EFlops。

image

在此之前,Dojo系統主要是服務特斯拉內部使用,比如路測數據標註、模型訓練、運行模擬以及硬件在環任務等。

但更重要的是:Dojo本質上是一個ASIC屬性的計算設備,也就可以被看作是一個通用型的神經網絡訓練設備,也是可以提供給其它機構使用的

也許在不遠的未來,我們可以看到特斯拉不只是電動車/清潔能源公司,還是機器人公司、芯片公司,甚至……雲計算公司?

參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