鸞書精華(3)--因果殺業增福消災等

鸞書下載地址: https://www.cnblogs.com/zping/p/14654056.html  

 對待鸞文態度

     1,《理天遊記》--- 摘自第廿二回  師徒論扶鸞 方便度衆莫執着

濟佛曰:由此可知扶鸞之法可用,但是用得必須恰當,因爲用之恰當即是度人的法寶,用之不恰當即是惱人的法器,所以看扶鸞的鸞文,也必須
以平實的眼光來看它,
不能以凡是聖賢仙佛所降的鸞文皆是對的,皆是可信的,否則就容易信得團團轉,信得自亂方寸
。爲什麼這會有些情形的
存在,乃是因爲聖賢仙佛他的思想本是圓通的,但是他對於某部份人的思想環境不同,而說出不同的道理去導引某部份人,這都是方便說,因緣
說、隨人說、層次說。就像醫生下藥一樣,各人體質不同就要下各種不同 熱性、慍性、寒性之藥物;以達到適應某體質及治療之效果。 衆生之心病千千萬萬,佛法亦有千千萬萬,衆生肉體須要食糧補充身體之消耗,同樣的,衆生之心靈亦須佛法之真理去滋潤補充。這才能達
到身心完美的境界,才能過着自在幸福的人生。

      2, 金剛經: 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人類文明中的種種病症有一個總的根源:輕視別人---選自《王德峯-王陽明心學及其現代意義》

   人類文明中的種種的病症有一個總的根源,就是輕視別人。所以叫無邊無量的罪,上綱上線上對了。 佛家把文明的病症的根源點的非常清楚。 
什麼是功德,“見性是功,平等是德”。禪宗守什麼戒?戒輕視他人。真正的根本的戒是平等,就是永不輕視任何人。禪宗第一次提出了衆生平等,
根據是人皆有佛性,衆生是佛,衆生是尚未覺悟的佛,佛是已經覺悟了得衆生

   善惡在你眼中全無分別之時,你也就離得道不遠 ----王翠明與靈性生命溝通報告

 相信現在很多人都有“活得很不快樂,自己的價值觀和這個社會的價值觀格格不入”的想法,其實,絕非只有你一個人有此想法,能有這種想
法,意味着你已經是一個正在覺醒或接近覺醒的人了,要知道,現在你所經歷的一切都是你在出生前自己的靈魂就已經事先決定和安排好了的,大
家都是帶着一定的使命和任務來到這個世間的。既來之,則安之!孔夫子雲: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三個人其實可以放大至整個社會,一個是自己
,一個是社會上的善人,一個是社會聲的惡人,這兩者其實皆是老師!如果你僅僅把善人當作自己的老師,而排斥惡人的話,說明自己的智慧還沒
有完全開悟,境界還有待提升!對於普通人來說,應做到親君子,遠小人。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對於有大慧根者,君子、小人皆可備於
我,他們能包容、欣賞、感恩自己不喜歡的人,包括敵人,因爲他們知道,沒有惡人,自己就不會成長和覺悟,而惡人中的不少人(當然只是一小
部分),其實是揹負了太多的業障來充當惡人,以期喚醒大家的,大家原來就是一體的!當善惡在你眼中全無分別之時,你也就離得道不遠了
那些尚未想明白的朋友,不防換一個角度,勇敢、樂觀地去面對現在的一切,在其中體驗生命,經歷成長,開啓智慧。總有一天,你會發現這
一切的意義所在!

    銀耳視爲滋陰之材----《延命珠璣》第十節  滋陰潤身

  古醫家有將銀耳視爲滋陰之材,今時銀耳亦不昂貴,卻與燕窩等相同性質、相同效果,可以達到滋陰而潤身。所謂銀耳即白木耳,乃寄生屬榭
等木之菌類,與木耳形似,其色白,故曰白木耳,亦曰銀耳。此類銀耳合以蓮藕及龍眼肉乾,作冰湯,略加糖水,不但男女飲用可祛熱降火,並
有涼補潤身之效。此爲古來所用,今人反不知善巧攝用;今人慾求長壽健身每花大錢,孰不知平凡常物亦具其效!

   因果中殺業最重--《處世修持珍要》 第五章 明因果(二)

文殊菩薩:人在陽世間,都不信因果報應,到了三寸氣斷,魂入陰曹,孽鏡臺前一照,就不得不信,到時悔恨就遲了。大地男女,誰能逃脫生死
二字?誰能躲過閻君之手?究竟脫逃生死、躲過閻君,就須把因果看個明白,知道爲人爲畜,只此一靈,前身後身,原非兩個。因果是生死之根
,生死於受苦之趣,現處富貴總非長遠,現在貧賤哪有出頭,大限一到,閻君殿前可不怕乎?若善多惡少,尚保人身;若惡多善少,一旦沉淪,
失去人身,萬劫難復矣!因果中殺業最重,一命抵一命,一刀還一刀,經歷萬劫難了也。喫齋主在不造殺因,不結殺果,修持之人應明白此理,
作爲出世之大要。勉之!

  如何修道---《聖道旅程》第十五回

楊生:感謝恩師給我這個機會!以最簡單的說法,如何修道呢?
濟佛:哈哈!一切衆生,大小善事都辦一點,總覺得異常歡喜。吾輩修道之人,不必以道的規矩爲界限,只要勸人或出力幫助辦點好事,都是修道
並非日日靜坐在那裏,纔算修道,隨緣隨地,隨人隨事,不管大小,總要歡人往好處走,莫往壞地去,那就是善行方便,那就能得無上果報,隨隨
緣緣,不必裝出修道的樣子,但凡有人與我說句話,共一件事,總叫他喜喜歡歡,那就是佛祖的行爲,菩薩的心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這
四層時時不離了,這便是修道了。今日就此,吾回。

  殺生業報實可怕----《因果牽纏實證篇》第五回

濟公活佛  降
詩曰:油盡燈枯了是何。黯然無奈見閻羅。回頭在世千般用,唯有修行欠最多。
聖示:文筆準備靈遊著書,靈體出竅!
文筆:徒兒叩見恩師聖安!
濟佛:徒兒免禮!快上蓮臺!(蓮臺停駐在一醫院之加護病房裏。)
濟佛:這一牀之病人就是今夜要探訪之人,待爲師略施術法,讓你印證何謂因果之牽纏。
文筆:我的天啊!好多的禽畜在爭相啄食此人之咽喉?
濟佛:此人在世從事雞鴨販賣,每日殺害之物命不知有多少,親友及善知識諄諄勸導他改行,但終是不聽,一意孤行,待機緣成熟時,因果業力
纏身,使其苦嘗果報。醫師診斷出其已罹患喉癌末期,開刀亦無用,而現今不能食、不能喝,如同其切斷雞鴨之咽喉般。何謂因果,便是爾加害
於它,日後爾也必受同一模式之報! 文筆:恩師啊!此人發出嗚嗚哀鳴之聲,徒兒實不忍見之!不知此人是否會好轉? 濟佛:其已油盡燈枯了!再過三天,黑白無常便會前來勾其魂魄至陰曹地府受審。老衲今夜藉此機緣奉勸衆生勿多犯殺業,而須多植福,日後方
不會有此慘不忍睹的局面,三寸氣斷還須受地府之審判與磨苦。可回宮了,靈體入竅!吾退! 文筆:弟子恭送恩師蓮駕!

  少善殺生業報終----《因果牽纏實證篇》 第十回

濟公活佛  降
詩曰:牽纏因果實悲哀。苦海無邊永徘徊。力破無明勤學法。奉行功德種聖胎。
聖示:文筆準備靈遊著書,靈體出竅!
文筆:叩見恩師聖安!恩師好久不見了!您老人家近來可安好?
濟佛:哪有好久不見?也才隔一個鸞期而已!而且爲師身居逍遙仙境,怎麼會不好?
文筆:俗曰:【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何況過那麼多的秋,這代表徒兒想念恩師阿!
濟佛:哈哈!爲師樂受!快上蓮臺準備靈遊吧!
文筆:徒兒已坐穩了!請恩師啓程了!(文筆瞬入雲彩,卻見前面一道沖天黑氣,胸口頓覺窒迫。)
文筆:恩師此處是哪裏?爲何有此一道黑煞之氣,而且胸口被壓迫的快喘不上氣來!
濟佛:此處便是今夜要探訪之處。爲師賜妳一粒清心丸,幫助你定心。(蓮臺降落在一間病房內,現場充斥着哀慼之哭聲。牀上躺着一中年
男子,旁邊似乎是他的親屬正悲泣的安撫燥動的男子。而中年男子則手腳劇烈揮動,口中喃喃自語,彷如非常之驚恐懼怕。) 爲師略施法術,爾便可瞭解爲何如此?(只見濟佛手扇一揮!文筆哇!好恐怖!現場四周全都是禽畜,天上飛的,海水遊的,陸地跑的、跳的,
所有可想象的,可以食用的禽畜都有。而且還有三個冤魂,都在此中年者身上。禽畜爭相在啄食病患之身體,而冤魂則掐其脖子,或摀(wǔ)
其口鼻,或掏挖眼珠。這時醫生爲病患打針急救,過了一會兒,醫生搖頭道:『無能爲力了!』此時黑白無常也現形了!) 文筆:恩師!此人是種何因而得此果報?其死狀甚爲悽慘,鼻子與嘴巴皆流血不止。 濟佛:其罹患末期之胃癌及喉癌。此人在生前是專門辦理吉慶宴席,妳所看到的是經由他手宰殺烹煮的部份生靈,及夙世因果前來討報之冤欠。
其殺業甚重,且片德不修,對行善分文不施,故福份亦被消減。其過不了今夜子時,黑白使者已前來拘提他至地府報到了! 唉!物我同靈,
又何苦相逼呢?今日你慈悲放他一命,
日後牠必銜草以還。希世人皆能發悲心,減少殺戮,將可獲福綿綿,若能再發心參加放生活動,則放
生得生,日後便可不受病業之磨苦,再者可了斷因果之牽纏!

可回宮。靈體入竅,吾退! 文筆:恭送恩師蓮駕!

  得失之心淡然處之---《聖道旅程》 第廿五回  做人雖難,爲神更不易

濟佛:我看,爲人盡力去做人,當然不能讓每個人都滿意,只要無愧我心便好。做神盡力去幫助世人,當然也不能盡如人意,但只要問自個兒
心神無愧,也就好了。因爲人世間的際遇,各有其複雜的前世,今生等因果牽連,有些事情不能憑一下子之發心而改變局勢。 又如一個一定想考取大學的學生,一旦落榜想不開而自殺,那不是比落榜更慘嗎?行行出狀元,今年落榜明年再來,考不取學校,去學技術
或學生意,來日前途有時比考上大學的人更加輝煌騰達。以上所說正告訴世人,一切隨緣,強求來的東西,有時反而不是美好的,一切盡心盡
力,上天
自有安排,人能抱此人生觀,得失之心淡然處之,則人生的意義將會更如光明自在。有者稍做了一點善事,便向神明求東求西,好像
仙佛神聖欠了他一大筆債似的。若能如願以償便好,若不能如願,則怨天怨地,怨仙佛不靈,甚至從此視鬼神爲空談,自甘墮落。世人啊!命
裏有時終歸有,命裏無時到底無:萬事不由人計較,一身都是命安排。有時仙佛雖慈悲,但那冤孽不放過你,你叫仙佛神聖如何做,你纔會
滿意呢?

   增福消災--《聖道旅程》第廿六回

聖母:神明雖然神通廣大,但能力仍然有限度,不是萬能,世人皆有求神經驗,當可體會神靈無法滿足每一個人的希望,這都是各人福份與因果
關係。
吾神每日面對着各個不同求願者,有時心有餘力不足,如一個商場失利者,正逢債務的催逼,他來到了我的面前祈求能夠度過難關,我憐
憫其苦,稍加靈光,給他一種精神助力,雖然債務仍然無法解決,但可化幾個貴人,讓他週轉一下
楊生:請問聖母,世人多苦難,如欲求神佛幫忙解難,應如何求法,才免連累子孫自己又能獲得效應呢? 聖母:自己有難自己當,自己有苦自己受。世人遭逢災難,疾病,如果想求神佛幫忙解難,唯一上乘之法,即是立善願在神前焚香立下善願,並
悔以往過錯,發願將來行善或捐印善書,佈施建廟,救助孤兒病弱及放生等善事,以此功德消解厄運,纔是最正確方法,有益別人,更益自己,
累子孫。若過份強求,有時得一時之效,如喫霸藥卻換來無窮後患。故如遇不順,首先須檢討自己行爲,是否犯有不當,如能立即改過向善,
可以增福消災。

  去煩惱妄想得清淨真如本性----《清靜真詮》第四十章   

無極麻仙姑  降     2015年11月4日
  衆生一旦內心產生煩惱,尤其是對修行方面想要急速得到大成就,甚至是很渴望擁有神通的力量時,卻絲毫看不到自己有任何神通力,心中煩惱
必然產生,因此憂愁與苦楚就伴隨而來。若遲遲不能格除想擁有神通的念頭,隨之而來的便是虛幻無實的思維,開始想象自己是某某神仙所轉世,
想象自己可以顯現五色之光,或者想象自己可以展現日月之光,並且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論發表出來,甚至想要不斷的教授他人、傳授他人,憑
着自認爲是得自於天地神佛的指點,今天本人乃是某神佛的化身,欲指示羣衆一條明路;其實,這只是認假爲真的妄思、妄念,由於迷愚了本性真
如,所以身心在煩惱的作祟之下,產生出妄想,一切妄想終將造成衆生身心永遠沉淪在憂慮、愁悵、困惑、紛擾中,甚至於形成痛苦而難以解脫。
  衆生之心,經常將太多的時間與精神,浪費在種種不切實際的思慮上,這些浪費掉的思慮,完全對於日常生活上的改變,一點幫助都沒有,卻還
沾沾自喜,樂此不疲,並且有許多衆生浪費太多時間與精神,去造作一些對提升智慧及修行無關緊要的事情,不但對於心靈的淨化助益不了,甚至
於更加的造成心靈的痛苦,亦大有人在。
 奉勸世間人,欲使身心遠離憂愁苦楚,必須先除去障礙內心之妄思、妄念,以及掃除一切偏頗之想法與偏差觀點,這樣才能夠逐漸的免除掉閉塞身心
的煩惱;能得如此,必然可以令清靜真如本性重新執掌性德,而身心靈永處佛性光明自在的清涼地也。

 

 平安無事的意義---《聖道旅程》 第九回

將軍:你聽我分析平安無事的意義→
平●:因人心是否已沒有貪嗔癡等起伏不平念頭呢?語云:心平則道平,心亂則道曲。誠非虛語,故心平則身平,何災之有?
安●:人心平氣和,則神智安穩,安祥,不急不躁,無有虧心事掛懷,自然平安吉祥。
無●:觀無有妄念,妄言,妄行,不執形相,多找別人好處,少看別人壞處,才能無憂無愁,達至無極領域!
事●:人要無事,才能靜心,多事多煩,閒事莫管,切莫無中生有,自尋煩惱。有事辦好,無事清心,看淡世情,則事事如意了
一個修道人,如果能夠從佛堂中的神佛訓示,以及前賢的教導中,頓悟自修,潛移默化,那麼他在佛堂外一定可以平安無事,來到佛堂中,
更是無事平安。

  最重要立外功---《處世修持珍要》第三十四章 立外功(一)

  這回萬佛盡出,辦理龍華盛會,人神共忙,三曹會議,全靠功德爲急,無功則內果難修,功多則果自強。往昔在大道單傳之時,先修內果,再
立外功滿願;現今普度宏開,則先辦外功,內修在次。 第一奇功就是替老母(皇母)接引原人,時時刻刻,不辭勞苦,盡心竭力,以救度爲念。五濁世界,惡人衆多,外功最爲難辦,而難辦之事如果
能辦得起來,纔算奇功。若一個人得了大道,只圖清閒自在,只顧自己,不顧他人,就是私心,一有私心,上天不喜,怎麼能成道呢? 現今最重要的就是在外功上趕,別懷疑怕內果不足而隱修自己,那是無濟於事的。待功德圓滿,業孽消盡,自有神助。又千萬別被『無暇』二字
給害了,就是白天再忙,也可利用晚間養修自己,動則度人,靜則修己,二兼圓滿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