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教实学了吗?——初中语文复习研讨活动反思

        区教研活动又开展起来了。听完两节复习课后,我一直处在思绪纷乱的状态,甚至有了压抑沉郁的心情。评课语无伦次,自己的复习教学也有点无所适从了。

        就是这样的:“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心中的困惑在头脑中飞旋许久,听了诸位同仁的发言与杨主任的点拨,我的思虑才渐渐通畅。

        不禁反观:复习教学中,我们真教了吗?学生实学了吗?或许,多数老师们会理直气壮的说“真教了呀!某某题型不知道讲了多少遍了,方法也不知道重复多少遍了,学生就是不会呀”。是呢!我们讲时说了很多话,甚至嗓子都哑了;我们讲时下了很多力,腿都站肿了。可是,我们有没有反思过:复习教学中,怎样才是“真教”?

      “真教”就是眼里有学生。无论复习哪一块儿知识,我们教师首先应该了解学情,针对学情才能有选择、有计划、有目标地教。示范课里两位教师把学生做的试题呈现出来,找出问题,分析失误点,解决问题。这就是在“真教”。

      无论复习的什么,都是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而教,这是必要前提。否则,无论我们教多少,教多久,学生们不会的还是不会!

      我们教师眼中有了学生,脑中还要有方法呀!复习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是刷题训练,不能仅仅是讲题对答案。否则在题海战术中,劳神费力,师生俱疲。

      “真教”就是要有方法的引领。考试考查什么,答案从何而来,如何规范表达,我们教师应给予学生具体细致的指导,并及时总结体会。

      或许,我们部分教师的确是“真教”了,说“我方法引领很到位,学生掌握也很熟练,但是,为什么还得不到分呢?”

      我们要好好想一想,我们的学生“实学”了没有? 我们的日常复习课,是不是教师讲得多而学生练得少?是不是学生练得多而具体规范的少?是不是学生练得多却领悟反思得少?

      语文复习课上,还是要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多读,朗读、品读、悟读,在读中思考……让学生多思考,思考文本,思考题型,思考知识点,思考做题方法……让学生多表达,口头表达,书面表达,敢于表达,规范表达。最终,在课堂上,在教师的引领下,在反复的指导中,让学生的“学”真正落到实处。

        我想,复习教学绝不仅仅是应试,核心素养自会在“真教实学”中悄然萌芽,灿然开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