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隨筆

2022-02-26

對於經濟學而言,我的知識體系主要來自於張五常的經濟解釋,和曼昆的經濟學原理。張五常的經濟解釋更多給了我一套內在的方法論,告訴我經濟學應該如何去思考。而曼昆的經濟學原理,更多的給了我一個知識框架。如果是經濟學原理是肉,那經濟解釋就是血,共同構成的就是血肉,成爲一個完整的人。

經濟學的概念

任何的學科,首先要回答的問題,是概念的釐清,當我們在談論經濟學的時候,我們究竟在談論一些什麼?首先我們要回答的就是經濟學的概念。

但是比較可惜的是,任何的概念,放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階段,放在不同的人,對於這個概念的定義都會產生變化。當然任何的領域都要有其進化,而每一次領域的進化,有概念理解的變遷也並非就是一個壞事。只是說對於學習的人而言,到底怎麼理解這個概念就很麻煩。

我向來是不糾結於別人怎麼想,更關注於我自己怎麼看,因此,倒是不用糾結於糾結經濟學怎麼定義是對的。而是我怎麼定義。

百度百科的定義是:經濟學是研究人類社會在各個發展階段上的各種經濟活動和各種相應的經濟關係及其運行、發展的規律的學科。經濟學核心思想是物質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資源。

經濟學的起源是:管理一個家庭的人。

在經濟學原理中,作者給出的定義是:研究社會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資源。

這些的解釋對於而言是過於複雜的,對我而言,我更願意把經濟學定義爲:在資源稀缺的社會里,人、組織、國家如何做選擇?

經濟學的基礎假設/公理

任何的學科手段,其本質上都是爲了解決預測未來的問題,比如說物理學,是爲了預測當一定的物理條件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比如如果從樓上拋下一個球,接下來會發生。比如化學,是爲了預測在一定物質條件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經濟學是爲了預測在社會環境裏,人或者組織的行爲。

如果需要預測未來,我們需要講清楚我們的預測目標是什麼,同時來要講清楚其規則是什麼。簡單來說,任何的學科最終都是要構建一個模型,給點的輸入,會得到給定的輸出。

一個精準模型的構建,我們需要回答清楚的是,目標函數是什麼,約束條件是什麼? 比如物理的自由落體,h=(1/2)gt^2,如果我們要基於給定的時間t來預測h。那麼我們需要講清楚約束條件,g爲地球的自由落體加速度,真空狀態。這些約束條件不限定,或者說我們不設定這個假設,模型會不精準。

而在一類學科裏面,因爲研究的某一個特定領域,這個特定的領域裏面必然會要解決多個預測問題,那麼自然的一個學科裏面,通常是由非常多個預測模型構成。比如說物理學有自動落體的模型,有力學模型等等。而這些模型,通常會共用同一套基礎的約束條件,我們可以稱之爲公理或者基礎假設,比如物理的真空假設。

在研究一個學科的時候,參與的人需要先遵循一套不言而喻的基礎假設或者公理,才能進行知識和模型的構建。

如果經濟學的定義是:在資源稀缺的社會里,人、組織、國家如何做選擇。那麼會有這些基礎的假設是必須要認同的,否則這個學科無法被理解。

1、行爲:選擇可被預測。

2、自私:人都是自私的,人都希望爭取利益最大化。

3、稀缺:資源永遠是有限的,你得到了他人就得不到。

4、競爭:社會參與者衆,而資源有限,人人想贏。這個基礎假設可以由前面3個推導出來,可有可無。

經濟學的範疇

經濟學的起點是國富論,顧名思義,就是研究一個國家如何才能富有的話題,而拆解一下就是,研究一個人如何富有,一個組織如何富有的話題。

在經濟學的領域裏面,研究到個人層面,理解預測個人的行爲過程,有一個模型的核心目標函數,就是個人利益最大。而到國家層面,就是國家整體利益最大化。

既然我們基本研究的話題都是利益最大化,那麼解釋如何計算利益這個概念就比較重要了。在經濟學的範疇裏面,我們研究的是財富的積累,財富的積累的單位是貨幣值,也就是價。當我們度量一個社會的利益最大化的時候,講的是一個社會所擁有的全部資源,真實總價幾何?

有一個困難的點在於真實總價這個概念講不清,不過沒關係的是,我們只需要知道相對即可,財富有沒有變多。

生產者與消費者

這個社會的參與者,基本上有兩類角色,一般情況下,一個參與者都會同時兼顧這兩種角色,當我們討論所謂的利益最大化的時候,我們可以嘗試用兩個概念:消費者剩餘,生產者剩餘。

消費者剩餘是說,作爲一個東西的享用者,我主觀上覺得這個價幾何,而客觀上買這個東西價幾何,其中的差距就是消費者剩餘。比如說蘋果5塊錢一個,我覺得它值8塊,那消費者剩餘就是3塊。消費者剩餘從概念上說的是消費者所得之利,但是這個所得之利是非常主觀的評價。

生產者剩餘是說,作爲一個東西的製造者,我生產一個東西的價幾何,賣出去又是價幾何,其價格差,就是生產者剩餘。比如種一個橘子花了2塊錢,我賣了5塊錢,我作爲生產者賺了3塊錢,這個3塊錢就是生產者剩餘。

一般的參與者同時兼顧兩種角色,比如我就是一個賣橘子的,我花了2塊錢買了一個橘子,然後5塊錢賣給了別人,又花5塊錢買了個蘋果,而蘋果對我而言值8塊,那麼我所得之利是6塊。

對於一個人所得之利是否最大,那就是他作爲生產者的生產者剩餘與作爲消費者的消費者剩餘之和。

而對於一個國家的所得之利,是所有人的所得之利之和,可惜的是因爲消費者剩餘帶着主觀因素,無非計算,只能退而求次,在國家財富覈算時,採用生產者剩餘即可。

這也構成了分析個人行爲,和分析國家行爲的區別,個人行爲可用消費者剩餘的概念,而國家制度卻不能用。

比較優勢

每個人有自己的天賦和優勢,每個組織也有自己的天賦和優勢,每個國家同樣有,對於不同的生產者,其生成成本不盡相同,同樣種橘子,甲可能花1塊錢可以種出來,乙可能花3塊錢。甲就比乙有優勢,同樣賣10塊錢。由甲生產可比由乙生產,客觀財富積累多增加2塊。同樣的道理,可能乙生產蘋果可能比甲有優勢,財富積累多2塊。

因爲比較優勢的存在,分工才變得非常重要,因爲有分工,財富積累對雙方都有利。而如果雙方換過來,整體財富直接縮水4元。

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

需求定律是針對消費者的,是說作爲消費者,買進的價格越低,買的量越多。這個是個經濟學比較基礎的定律,記住就好,解釋起來費勁。簡單理解就是,價低的情況下,消費者所得消費者剩餘多,自然多買些。但是消費者剩餘也有邊際遞減的情況,所以不會無窮大。

供給曲線是針對生產者的,是說作爲生產者,賣出的價格越高,賣出的數量就越多。這個比較好理解,價格高的情況下,生產者剩餘多,自然願意多賣。但是生產者剩餘也是受限邊際成本遞增的問題,所以也不會無窮大。

均衡

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的交點會是成交價,這個點叫做均衡。我觀點說均衡言之無物,我倒是認爲從實用主義來講,有其價值。

生產者競爭的後果

好的競爭會讓參與者各自發揮自己最大的優勢,把一個社會的稀缺資源,安排到最能讓他價值巨大的人。但是這是比較理想的情況。真實世界裏面,很多時候不加管束的競爭可能導致很糟糕的後果。

經濟解釋裏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租值消散,所謂租值,我想來想去就是對於個體而言的生產者剩餘,賣價減去生產成本。所謂的租值消散簡單來說就是生產者剩餘爲0,甚至爲負。

爲什麼會導致這種情況呢?主要原因在於生產需要有生產要素,而生產要素是會有一個邊際成本遞增的問題,比如一個草地,如果只有一隻羊,那麼養羊的成本就是低的,而如果是100只羊,養羊的成本就過高了,甚至羊都養不起來了。

爲什麼會這樣,是因爲草地無主,價格爲0,但是實際的價格很貴,對於利用草地的牧民,地的價格爲0,生產者剩餘看起來會高,導致參與者認爲比較優勢大,而進入。

界定清楚產權,會讓租值消散的問題解決。這就是產權經濟學。

產權的界定也有代價

產權的界定,核心是讓生產資料變得歸屬於人,有人爲其定價,價格定義好了,市場就理想化了起來,市價本身不會導致租值的消散,爲什麼不會呢?因爲市價能夠比較好的引導真正有比價優勢的人來利用該項資源,其能獲得最大的生產者剩餘。

最爲核心的問題在於讓生產要素有其價,且是真實之價,這個很難。

生產要素可大可小,一輛車的生產要素可以是發動機,變速箱,工人。也可以是鐵,螺絲釘這種。

爲每一種生產要素定價成本非常大,涉及到消息費用,監管費用等等等,這就是制度的費用。

好的制度可以讓生產要素更加的便宜,壞的制度會讓生產要素更加的貴。比如不收費,而是排隊的制度,生產要素是貴的,時間的消耗對於原本有比較優勢的人可能會很貴。

制度的運轉本身是有價的,爲什麼還要這個東西,就是因爲好的制度可以降低其他生產要素的成本,整體成本是往下降的。就像催化劑一樣,雖然要錢,但是可以減少其他生產要素的價格。

公司的存在某種程度也是因爲這個原因,爲了讓有些生產要素的邊際成本降低。比如有公司,大家溝通方式一致,那麼花在溝通的時間就會少,那麼邊際人力成本會降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