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昔聘礼

现在流行这么一句:生个儿子是建设银行,生个女儿是招商银行。生个女儿真的就是招商银行吗?现在我们当地嫁女儿几乎是不收彩礼的,再穷的人家也不指望嫁女儿收一大笔彩礼。

过去谁家嫁女儿也要一些礼金,叫聘金。由媒人或双方亲属沟通说到合情合理就好,但聘金也不会高到离谱。

但曾经我们村有一个是倒外的,据说少梅婶当年就是高额聘金娶的。聘金一万,一万哪!三十年前一万是个什么数字?当然村里人都知道女方父母不同意这门婚事,故意为难男方家。

这聘金高到离谱还一回事,据说当年她的公公去说亲还被她家人抓起来,她的公公长得一脸官相,用我们当地的话说就是头长脸大。村里那位叔公看着就有威严且有点文人气质,他笑着对那亲家说:古时两国交战都杀来臣!这句话已成了经典,而今那婶子的儿子也已结婚生子。

有些家里女儿相貌差些或年龄大些要出嫁,父母会想办法多置办一些嫁妆作为弥补。我爱人的堂哥的大女儿相貌差了一些,到婚嫁年龄父母也着急担忧,她的父亲说但凡有人来说亲,无论如何也要给闺女置办点嫁妆。

实际我爱人的堂哥家庭是有点困难的。后来真有人来说亲,是福建的。居然说成了,那小伙子是捕鱼讨海为生的,长得壮实。外貌自然比那堂侄女要强多了。要在我们当地,绝不可能找到这样的小伙子。

这还一回事,来娶的时候还给了堂侄女的父母两万聘金,这不得了!能嫁得出去就不错了还给两万聘金。我爱人的细姐后来听我们说起,都惊讶不已:哪还能收他的钱?我们跟小姑解释那小伙子家非要给的,你想过没有,在福建男子结婚也是要一大笔聘金,哪有两万就能把个媳妇讨到,那简直捡了大便宜了,还嫌弃呢?

以前父母给出嫁的女儿送嫁妆无非是两个红色的塑料桶,挑水或洗澡用的。还有两个红色的热水壶,我结婚时我妈给我买了一个戒指和一个碗筷消毒柜。再往后,女儿出嫁时,家庭经济好的人家给女儿嫁妆是送摩托车,电视,洗衣机这样的大物件。而现在嫁女则送些金银首饰。再普通的人家也会多少送一两件。

娶我时,他家包去两千四百聘金,我母亲收了两千,以便给我置办一点嫁妆,四百留回男方家。一个女儿养了二十多年才收两千?平均一年收入不到一百?[发呆]就是养一只鹅,都比生个闺女强。哈哈……

近十几年来嫁女儿聘金收得更少,但一定会收,收个彩头吉利而已。为什么要收呢,聘金意为父母养育费。就是告诉女儿,父母把你养大嫁人了请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

就收几百块钱。男方娶亲的时候有的会包一万四千四百四十四,或八千四百四十四,或六千四百四十四,以此类推。为什么后面都有四,因为“四”在我们当地是个吉祥的数字,叫“四传四”。

现在男方也就通常包个意思而已,就包八千,或六千或四千,或两千四百四十四,因为包多了,女方父母也不会多收的。而女方父母只象征性收四百,甚至只收四十。四十,买包中华都不够![囧]还招商银行呢![捂脸]

当然各地习俗不同,就是嫁女儿收些彩礼,在男方经济能力范围内也不是不可以。嫁个女儿要二三十万彩礼多吗?一点都不多,就25岁出嫁,二十万彩礼,实际算下来一年才收八千。就三十万彩礼一年也只收一万二,要说划算,这还不如养一头牛。[偷笑]

就是彩礼要一百万,一年也就收四万。四万多吗?现在养个女儿一年不用几万啊。更别说要吃穿拉撒,要上学,要伤风感冒……等等。

那我们当地人不收彩礼就真的没有半点智慧吗?我恰恰认为这是明智之举,嫁出去的女儿有出息了会不想父母吗?哪个女儿都是无价之宝,谈钱多伤感情。[偷笑]更何况我们当地女儿是没有义务赡养父母的,赡养父母是儿子的事。

时代变迁,女儿虽无赡养父母的义务,但作为女儿仍然会关照着生养自己的父母,只是不住女儿家而已。虽不收彩礼也无需女儿照顾父母年老,但作为父母仍然觉得没有生女儿是遗憾了,女儿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不过是为了逢年过节女儿女婿外孙一家来了热热闹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