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雲渡脫去凡胎,是福還是禍?觀音菩薩在唐僧的災難簿上看到了啥 凌雲渡脫去凡胎,是福還是禍?觀音菩薩在唐僧的災難簿上看到了啥

凌雲渡脫去凡胎,是福還是禍?觀音菩薩在唐僧的災難簿上看到了啥

唐僧西天取經,曾有3條大河擋住了他的去路,如果不是觀音菩薩出手相助,唐僧肉身凡胎很難渡過河。

第一次,唐僧來到流沙河。流沙河又寬又長,深不見底,金蟬子轉世的前9世,都命喪於此,不得再往西前進一步。

觀音菩薩接過如來佛祖的法旨,前往東土大唐路過此河,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於是第一個度化勸善的人,就是流沙河裏的怪物——被玉帝貶下凡的捲簾大將——沙僧。

果然,唐僧在流沙河面前一籌莫展,觀音菩薩派出徒弟木叉前往,告訴沙僧真相,並在沙僧的幫助下,用紅葫蘆將九個取經人的骷髏頭,結成九宮格,唐僧才平安過了河。

第二次,唐僧進入車遲國元會縣的轄區——通天河。通天河徑寬八百里,自古以來少有人能過河。

河裏的靈感大王,爲了喫到唐僧肉,故意施出寒冰之法,突降大雪讓河上結冰,誘騙唐僧冒險過河,最後掉入河底。

還是觀音菩薩在緊急情況下,編織魚籃將靈感大王收走,又祕密安排通天河的千年白黿馱着他到河對岸。

第三次,唐僧來到靈山腳下的凌雲渡。距離靈山咫尺之遙,唐僧望着凌雲渡卻無可奈何。

眼前的凌雲渡,與流沙河和通天河相比, 並不是太寬,只有八九里闊,卻深不見底,且波浪洶湧。

想到靈鷲山靈音寺,就必須走過凌雲渡的獨木橋。可肉身凡胎的唐僧,害怕危險,並不敢從上面走過。

這一次,來渡他過河的並非是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而是西方二聖中的接引佛祖,又稱作南無寶幢光王佛。

接引佛祖駕着一條無底的小舟,自由悠然地穿梭於凌雲仙渡。唐僧後來正是乘着接引佛祖的這葉小舟,才穩穩當當地過了凌雲渡,進入靈山。

也恰是在此地,唐僧脫去肉身凡胎,成仙得道!

在凌雲仙渡,有個細節,就是出現了唐僧的肉身死屍。因此,網絡中,有讀者留言提問:過了凌雲仙渡,來到雷音寺的,到底又是不是唐僧?在凌雲仙渡,對唐僧來講,又到底是福還是禍呢?

結合四大名著《西遊記》原著和民間神話故事傳說,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話題,供大家交流探討。

我們先來看看唐僧九九八十一難中,對凌雲仙渡這一段是如何記載的?

《西遊記》原著第99回,“九九數完魔滅盡,三三行滿道歸根”一章節中談到,觀音菩薩從五方揭諦、四值功曹、六丁六甲、護教伽藍的手中,接過記錄唐僧的“災難簿”上,赫然地寫着:銅臺府監禁79難,凌雲仙渡80難。路經十萬八千里,聖僧歷難簿分明。

也就是說,觀音菩薩在“災難簿”上看到的是唐僧過凌雲仙渡是他取經中的最後一難。

那麼,爲何唐僧平安過了凌雲仙渡,還脫去了凡胎,卻被稱作唐僧的一難呢?這裏有幾點原因:其一、唐僧遇阻凌雲渡,又不敢徒步過河,仍然是在考驗唐僧取經的勇氣和決心;其二、唐僧想過凌雲渡,就必須捨出自己的肉身,這對唐僧來講,無疑是一個生死攸關;其三、凌雲渡有船,卻是隻無底的破船,這是在考驗唐僧的慧心,能否慧眼識真知。

《西遊記》原著第98回,“猿熟馬馴方脫殼,功成行滿見真如”中描寫到,接引佛祖出場時,曾唱着一首歌,告訴唐僧:“六塵不染能歸一,萬劫安然自在行。無底船兒難過海,今來古往渡羣生。”

唐僧在這一次的考驗中,表現得有些膽怯,不敢過獨木橋,也不敢上無底船。好在齊天大聖孫悟空火眼金睛,早就看出駕船的是接引佛祖,又在接引佛祖的歌中,聽出這位聖人從鴻蒙之初有了聲名,一直在駕着這艘船,度化有緣的衆生。

孫大聖看到師父距離取經功成只差一點點,卻在考驗中徘徊不前,心中驚疑不定。於是,用手駕着唐僧的胳膊,將其推下了接引佛祖的船裏。

站在船裏,唐僧還有些怒氣,不停地抱怨孫悟空,接引佛祖撐開船隻而去,卻發現凌雲渡上“上溜頭泱下一個死屍”。

漢字中的“上溜頭”一詞,指的是江河的源頭;“泱下”則指的是流淌或漂流而下。

面對這個死屍,唐僧尚不知道怎麼回事,接引佛祖、悟空、八戒和沙僧,卻都告訴唐僧,這個肉身死屍,就是他自己!

“脫卻胎胞骨肉身,相親相愛是元神。今朝行滿方成佛,洗淨當年六六塵”。

老子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報應,如影隨形”。對一個人來講,生死關鍵的時刻,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既是福門,也是禍門。

凌雲仙渡一難對唐僧來講,更是考驗他們師徒是否真心扶持,是否看淡生死和捨得之道的一次最大考驗。

通過此次災難考驗的唐僧,這才最終返本還原,白日飛昇成仙,修成正果,受封“旃檀功德佛”!

開卷有益,原創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寫成,感謝大家閱讀完整內容。如果喜歡,歡迎轉發和評論,留言或私信互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