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萬事興的真諦是什麼?

澡花一朵朵,想法一堆堆。

中午,小澡哥和同事一起喫飯。同事問了我一個問題:“爲什麼中國人常說家和萬事興?這背後的邏輯是什麼?”小澡哥發現這是一個聽起來很簡單、回答起來卻不容易的問題。

問題的關鍵詞是“和”?我們先來用“和”來組詞,常見的組合有:和藹,和好,和緩,和解,和睦,和平,和棋,和氣,和親,和善,和尚,和事佬,和順,和談,和諧,和煦,和約,等等。常見的成語有:和而不同,和風細雨,和光同塵,和盤托出,和平共處,和氣生財,和顏悅色,和衷共濟,等等。可見,“和”在中文裏是一個好詞,常常表示積極正面的意思,有時也會作爲連詞、介詞或者中性詞出現。

在“家和萬事興”這句話中,“和”的意思是和睦、和諧、和平共處。

同事告訴我,其實回答起來很簡單。比如,在一個小家庭,夫妻二人和睦相處,做任何事情都是兩個人的力量,起到“1+1>2”的效果。相反,夫妻二人不合,一方做事另一方拖後腿,一個人的力量都不能完全發揮出來,其實就是“1+1<1”的效果。同理,中國傳統社會是一個講求大家庭、大家族的社會。如果一大家子人和平共處,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妯娌和睦,任何人做事背後都有整個家族的支持,真正體現“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的強大力量。相反,父子反目,兄弟不和,妯娌傳閒話,就會形成內耗,一個人做事,好幾個人拖後腿,自然難以成事。

其實,婦孺皆知的道理都是簡單的邏輯,往往是我們把這些簡單的道理想複雜了。這就是小澡哥今天的體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