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不能教育,只能適應

澡花一朵朵,想法一堆堆。

最近,某寧公司因爲新上市的服裝引發公衆爭議,很多網友認爲其飛行帽的護耳設計“很日系”。針對網友的反應,該公司某高管迴應說,護耳造型源於中國歷史上的笠形頭盔,暗示網友沒文化,缺少中國歷史知識。結果引發更大的輿論風暴和公關危機,導致某寧公司的市值蒸發數百億。

其實,這裏隱含着一個社會科學研究的基本常識:事實判斷和價值判斷的區別。事實判斷涉及“是什麼”的問題,是指有唯一正確答案的陳述,比如小澡哥是一箇中國人。而價值判斷涉及“應該是什麼”或者說“好不好”的問題,這種陳述就會導致“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了,並不存在統一的答案,比如小澡哥是一個好人。在生活中,小澡哥是一個有身份證的普通人,能夠很流利地唱《義勇軍進行曲》,這說明“小澡哥是一箇中國人”這一事實判斷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小澡哥是不是一個好人,就很難獲得所有人的認同。總結下,事實判斷是有統一的標準答案的,屬於客觀陳述;價值判斷則是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的,屬於主觀陳述。

回到某寧公司新品服裝的設計問題上,喜不喜歡一件衣服的設計純粹是主觀判斷,並沒有統一的客觀標準。比如,小澡哥喜歡白色衣服,結果你說小澡哥穿白色衣服不好看。這就屬於價值判斷,很難統一。同理,網友不喜歡某寧新品服裝的護耳設計,認爲這種設計“很日系”,這屬於典型的價值判斷。作爲一家公司,要麼尊重網友的價值判斷,只把產品賣給喜歡這種設計的消費者就好了。最愚蠢的方式就是“教育”網友,指責網友沒文化、欠教育。這種高高在上的態度不導致公關危機纔是咄咄怪事。某小泉高管教育消費者如何正確使用菜刀拍蒜就是犯了同樣的錯誤。

某寧作爲一家做“愛國”生意的公司,就應該接受消費者的價值判斷。同時,應該清楚消費者的價值判斷沒有統一的客觀標準,會隨時發生變化的。因此,只能尊重消費者的主觀判斷,不能“教育”消費者接受公司的價值主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