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過去和解,觀影《美國女孩》

今天分享榮獲東京電影節/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提名的《美國女孩》我的觀後感想。


在當前新冠疫情仍然持續的當下,導演聚焦十八年前的非典時期一家人的生活變化,很多的情況都比較相近。因爲疫情和媽媽的病情,一個家走向不可控的路,不過最後定格在那扇開着的門,也是比較完美地結尾了。

一、偏執母親的美國夢

如同疫情之下疊加了衆多的矛盾衝突,電影裏母親的怕死和焦灼,讓我深刻的感覺到“夢想力不從心,生活身不由己”。

承受分離帶着兩個孩子去美國求學,爲的是孩子有更好的未來,但因爲自己的癌症中斷了美國夢的追逐,陷入家庭的瑣碎和紛爭裏,夢想在死亡年前顯得微不足道,生存下去變成最急切的願望。

電影裏身患癌症的母親爲了治病,帶着兩個女兒從美國回到臺北。本來成績優秀的大女兒因爲不適應環境,變成了班級裏學習最差的學生,而且在這裏也根本交不到朋友,甚至美國的好友也逐漸跟自己失去了聯繫。而做完手術的母親,每天活的更加的頹廢,與丈夫不停的爭吵,與女兒不停的爭吵,而且自己時常會擔心,自己因爲這次癌症就會離開。

特別感慨電影裏多次大女兒和母親的衝突和爭吵,大女兒對媽媽的恨和埋怨,被她的一個同學一語道破:“你有沒想過?可能那已經是你媽能做到最好的自己了。”

我作爲女兒,我也埋怨過我的母親,對我理解太少,愛的太極端,然而我媽媽對我做的我想是她以爲的做的最好的程度了。而貪心的我總是想要一個超級理解自己並且表現得當的媽媽,我自己都做不到,還去要去我那已經超級盡力的媽媽,強人所難。我甚至應該說:“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我又作爲一個母親,我會因爲管教女兒陷入無數次的焦灼和自我懷疑中,被女兒多次否定過我不愛她,所以對她很嚴厲。

“無條件的愛,又有邊界。”到底是什麼樣的?我在認真求索,我既要給孩子無條件的愛,還要給孩子有邊界的教育。親手實操的時候常常被孩子的頑皮淘氣氣到發火,但覺察的自己又知道這樣不對,應該更有方法用穩定平和態度教育孩子。我深刻的感覺到自己雙標了,要求自己的媽媽是一套,對自己的女兒又是另外一組標準。

所以陷入矛盾的自己太累了太難了,所以焦慮與我常相伴,失眠總是治不好。

珍惜當下,放下控制,有時候要鬆弛一點,有時候對自己也要寬容一些啊。

二、超出能力去硬撐的父親

電影裏一直生活在國內的父親,爲了養活生計,時常出差到廣州工作,這更加劇了家庭的矛盾。父親和母親多次因爲這件事,大大爭吵。家裏存在感最弱的妹妹,雖然不喜歡這裏的生活,但更多的是渴望美國的生活,一頓簡單的冰淇淋就會讓她開心起來。

看了電影發現父親並不是非常富裕的狀態,還是勒緊褲帶送妻女去美國,做了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情了,自己也活得很累。很多人都問我爲什麼不把孩子送到大城市求學,要留在小地方?我不就是小地方讀書成長起來的人嘛,而且我的能力範圍在小地方既能照顧老人,又能發展事業,還能教育到孩子,通勤成本低太多了。

最重要的是我只做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情,但凡覺得辛苦的事情,都是強求啊。

我被強求,我又強求別人,大家都很難受,經過疫情宅家的自我反思,做一個純粹的耐心的自己很重要,因爲歸根結底我活着纔有機會去愛去感受生命的意義,所以生死之外都不是大事,不如順其自然助力女兒的成長,多點愛和關心,多點理解和寬容,不僅對母親和女兒,更是對我自己,和自己和解纔是我生命舒展的解藥。

加油,大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