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于真实的登顶-《珠峰队长》

如果以纪录片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或者并不是那么合格,但要是纯粹以记录的方式来看待,那么它确实是部感人的电影。

太多类似纪录片都会着重某一个点进行煽情,进行无限的扩大。在《珠峰队长》中,却是用一种很平淡的语调叙述着一件普通人并不敢想的事情。

登顶珠峰。

在电影一开始,就对主要人物的情况进行了介绍。这些形形色色的非专业登山队的人,都有着共同的梦想,那就是攀越珠峰。

当然,以他们的经验和体能,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素人。比如其中一个姐姐,为了能爬山而拼命锻炼。另一个大哥是资深驴友。

但是在珠峰面前,他们依旧只有初级的登山者,依旧是素人。他们需要经过拉练,在珠峰队长,后勤保障的帮助下,才能去攀登这世界之巅。

没有过多的情感线,甚至没有过多的成长线。每个人都成为了一个符号,在自然和自身的意外中,坚持着这一梦想。

在故事中,明明有很多可以扩大的惊险场面。

比如在攀登近乎垂直的冰川时的失足,膝盖受伤后的艰难,从山上滑落的碎冰,氧气瓶故障,丢失氧气瓶,赶关门时间等等。

每一次意外都是在生死之间。

但影片却极为轻描淡写的略过,似乎那些都只是一些小问题,似乎死亡并不是大问题。

在电影中有个画面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最后冲刺的时候,有个姐姐说如果氧气瓶修不好,自己就会变成这里的路标。

因为在这个地方死去的人都会变成路标。

这时,有个也写,是一个已死的人。那个人身上鲜艳的登山服在白雪中清晰可见。

那一刻,我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生与死竟然可以如此的一笔带过。就像他们攀登时近乎直上直下的路径,就像是喜怒无常的雪山与移动的冰川。

任何的问题和困难都可以单拿出来大书特书。但是这里并没有,反而描写最多的是进山前他们虔诚的仪式。

从集合后祭拜寺庙,到开爬之前请求珠峰接受自己的仪式,又到登顶后献给珠峰的哈达。

在人力、人性、天之间,选择了天,又或者说是信念。

电影并没有提这里面每个人的信念,只是说藏族出身的珠峰队长对于自然的敬畏,对团队的负责以及对家庭的愧疚。

但是每个人都遵循了队长的仪式,遵循了流传已久对于自然的敬畏。

在他们看到雪崩吞没一个后,经历攀登时狂风时,披星戴月攀登中,看到雪山日出后。他们所盼望的不过是珠峰的接纳,自然的接纳,以及自我的坚持。

在登顶的时候,因为意外,很多人心态开始崩溃。这是生与死,真实与信仰的考验,也是自我的考验。

每个人攀登珠峰的目的不同,有的是为了证明自己,有人是为了去世的母亲,有人是为了家人,更多的是心中的一个梦。

如果说电影前面都是以一种过于零碎,真实的方式来记录了这场生死攀登。

那么结局部分则是带有些虚无主义的色彩。

那就是这次攀登后,对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实质改变吗?

并没有。

徒步穿越沙漠的人仍在穿越,困于生活的人并没有解决。人们都在继续做着自己的事情。生活并没有因为一次登顶而发生彻底的改变。

似乎一些是毫无意义的。

但实际上,真正的意义只有他们自己明白。

看似每个人都没有获得成长,但这才是最现实的人生,最现实的生活。

走过多少路,去过多少地方,并没有预想的那么重要。

旅行,旅程,即使是生死之旅,也很难真正改变一个人。

并不是去过什么地方,自己就能怎么样。即使是差点付出生命代价攀登的珠峰,登顶后所面对的依旧是日复一日的生活,依旧是那些琐碎,依旧是曾经的事情。

不同的是,自己经历过了。

经历过了,有时候就已经足够了。

其实就像是很多年前,有些人总在鼓吹旅行能够改变一个人。

实际上,短暂的逃离并没有任何的用途,当回来的那一刻,一切又将如前。

但这一切又并非是没有意义的,经历过生死,才能从另一个角度看待生活。为了梦想不顾一切的坚持过,才知道自己可以如此的坚持。

有时成长不必那么明显,有时改变不必让每个人都看到。自己的梦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坚持也只有理解。

从这个角度而言,《珠峰队长》依旧是很值得看的。

虽然没有那么多的跌宕起伏,惊心动魄,潸然泪下。但是这样浅浅的笔调勾勒出的画面,也已经足够打动人。

因为它足够真实。

现实生活中并没有那么多的戏剧化起伏,更多的是令人嚼之无味的平淡。即使是曾经波澜壮阔,最终也变得云淡风轻。

那么最终留下来的是什么呢?

或许是珠峰上的哈达,又或者是定格在某一刻的记忆。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画面真的好美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