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溪村到大慶油田:用畫筆謳歌民族風采,以刻刀雕塑時代精神

在我小時候,村子裏不少人家的牆壁上就有“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的標語,甚至語文課本上也有這樣的口號,有一篇課文是講了鐵人王進喜和鐵人精神的,有一篇課文是節選自作家周立波長篇小說《山鄉鉅變》的。

在我的記憶中,正是大慶油田的成功開採,一舉甩掉了中國“貧油”的帽子。新中國第一代鑽井工人的代表王進喜,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鐵人精神。《山鄉鉅變》中的鄧秀梅、劉雨生、李月輝、“亭麪糊”、王菊生、張桂秋各具個性特點,王進喜在我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形象,劉雨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好領導,但也有不少缺點。

所以,當我得知長沙美崙美術館正在舉辦《時代精神:從清溪村到大慶油田——美崙美術館藏李樺作品展》時,就趕緊抽時間去參觀一番。

李樺(1907-1994),任過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版畫系主任、中國版畫家協會主席等職,代表作有《怒吼吧,中國!》、組畫《怒潮》、《山鄉鉅變》插圖等。

李樺爲周立波先生所著長篇小說《山鄉鉅變》創作的系列版畫較爲全面地展示了新時期、新中國、新面貌,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一個時代的鉅變。20世紀70年代中期,李樺又創作了展現那個大建設年代激情燃燒的《大慶油田》系列寫生作品,從清溪村到大慶油田,一南一北形成呼應,爲觀者打開了一扇瞭解油田人生活和工作的大窗戶,使得大家得以窺見李樺對時代及生活的認知與解讀。

走進展廳,套色木刻作品《轉戰新油田》的生動畫面撲面而來,這幅經典作品重點表現了保障後勤的運輸隊伍。車隊如一條往前遊動的巨龍,車輛首尾相接,車上遍插紅旗,井架、鑽井機、打井機按一定的距離排列在大地上,繁忙的生產場景呈現在眼前。

李樺的數十幅紙本《大慶油田寫生》作品,讓觀衆彷彿走回到油田昔日篳路藍縷的艱苦創業歲月,感受到萬人會戰的熱火朝天的情景。吊車、推土機、馬拉車,高高的井架、龐大的油罐、低矮的工棚、又粗又長的輸油管、呼嘯而過的運油列車、結構複雜的煉油廠等,無不是那些年拓荒施工、打井、鑽油、運油的場景,畫面無聲,卻彷彿有工地和油廠的喧囂、工人作業的號子一聲聲傳來。

周立波的小說《山鄉鉅變》是繼其《暴風驟雨》後的又一長篇力作,藝術地現再現瞭解放初期合作化運動前後,中國農民走上集體化道路時的精神風貌和新農村的社會面貌。爲了創作好該書的插圖,李樺曾深入《山鄉鉅變》的故事發生地,即小說中清溪鄉的原型湖南益陽縣桃花侖鄉,與小說主人公的原型曾五喜同吃同住,體驗生活,融入當地農民的生產和生活,對當地的文化傳統、風俗民情、生活習慣及人際交往等有了深刻的認識,繼而藝術地表現了出來。

我們來看看李樺的幾幅套色木刻代表作品吧:

《支書》插圖中,鄧秀梅在鄉支書李月輝的辦公室,向李月輝瞭解農業合作化的具體情況,李支書左手拿着煙桿,右手比劃着向鄧秀梅介紹鄉里情況,鄧秀梅右手拿着筆,像小學生聽課一樣邊聽邊記,真是聚精會神。從畫面中可以看出李樺對人物和故事細節的準確把握。

《申請》插圖中,盛佑亭與盛佐亭兩兄弟到鄉政府時,大門口好多人,像辦喜事一樣熱鬧,他們手拿紅帖子或土地證,都是辦理農業合作化入社申請的,還有好多人三三兩兩、扶老攜幼地往鄉政府趕去。從畫面可以看出農業合作化是當時的大勢所趨,響應國家號召的還是絕大多數人。

《追牛》這幅插圖很生動,秋絲瓜揮動鞭子狠狠地抽了牛幾下,黃牯牛被打得性起,大發牛脾氣,一下子兇猛地衝向人羣,關鍵時刻,亭麪糊從人羣中閃出來,用他特有的方式逗牛,很快就讓牛老實了。下旬月掛在天空,樹林間月光如銀,手執刀槍棍棒的幹部民兵正從四面八方趕來,畫面上,亭麪糊與牛彷彿轉圈一樣,月光映照下,牛和人的圓弧型投影很清晰。這幅圖與小說的該章節故事情節結合得很親密,把月夜中人和牛的動作表現得十分到位。

筆者從小在農村長大,很熟悉鄉下的環境和生活細節。在《成立》這幅插圖中,亭麪糊與陳先晉兩位會作田的老人邊走邊議論,亭麪糊說:“我們兩個把牛工包下,耕得深,耙得平,包管我們常青社,不到兩年,就做到畝畝千斤。”畫中兩位老農民的着裝打扮如包的頭巾、腰扎圍裙、腳着布鞋或草鞋,手拿煙桿的動作,都十分切合農村的環境氛圍和人物本身。

來看看《競賽》這幅作品,沒有入社的菊咬筋一家與常青社展開了一場競賽,一盞馬燈掛在樹枝上,人們在挑燈夜戰,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十分感人,籮筐、扁擔、鐵鏟、挑着擔的人、扛着材料往衝前的人們、奮力剷土、互相打招呼的動作等,無不刻畫得惟妙惟肖。李樺通過對農村生產勞動中一個橫斷面的截取,讓觀衆見微知著,看到那個年代聲勢浩大的集體勞動與個別家庭搞單幹形成鮮明的對比。

再如《分歧》這幅插圖作品,表現社委擴大會因茶油分配問題出現分歧的景情,上村的李永和與下村的謝慶元單挑,前傾的身形、長伸着指向對方的手,一副咄咄逼人的狀態,謝慶元兩手叉腰,眼中一副不屑,看得出其絕不讓步、不甘示弱,畫面很有生活氣息,可見李樺觀察生活之仔細,藝術手法之嫺熟。

至於那些黑白木刻作品,無論是雞、鴨、鵝、牛、豬,還是樹林花草,無論是田園房舍傢俱用品,還是人的勞作、爭吵、負柴禾、牽水牛等,都是鄉村風物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農民生活的生動再現。

此次展出的作品,有不少是李樺的代表作品,不僅浸透了他對時代和現實生活的敏銳感知,充溢着強烈的時代感和濃郁的生活氣息,更重要的是,飽含着藝術家對祖國、對人民的赤子之心和深摯感情。這些作品,傳神地再現了一個時代的人物羣像和人民羣衆的精神面貌,見證了社會的變遷和傳統文化的傳承,展示了民族堅韌頑強的精神力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