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禪說”,讓我們在茶禪一味的啓示下得到人生的妙悟

8月27日,長沙氣溫高達近40度,本人慕名到長沙市嶽麓區坪塘街道去拜謁曾國藩墓,途中得知,有一場禪茶活動在附近的桐溪寺禪院舉行,於是趕緊過去看看。

頂着烈日,當筆者滿頭大汗地來到禪院時,優美的琴聲錚錚縱縱,熟悉的古琴曲《流水》叮叮咚咚,正從演奏者靈巧的手指下飄出,縈繞在禪院一樓講堂裏。這裏坐了滿滿一屋子人,都被琴聲淹沒,我也漸漸安靜下來。

經打聽得知,這個活動是桐溪講堂的第三講,主題是茶道禪說,彈奏古琴的是青兮琴社的鑫瑤老師。

輪到長沙洋湖水街正中藝術館鄒正中館長了,他表演的是壎獨奏古琴曲《半山聽雨》,沒想到這老兄演奏得這麼有味道,我彷彿置身於煙雨濛濛的蔥蘢山林中,聽雨打樹葉,清脆有聲,那雨越下越大,越來越急,滌盡塵埃,也滌盡我心中俗念。

壎音繞樑,當我還沉浸在樂音餘韻中時,大家在桐溪寺慶愽、慶江兩位年輕師傅的帶領下誦讀《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經》,大廳一時顯得十分肅穆,誦讀之聲彷彿與心靈同節奏,與身體內的血液共頻率,頃刻之間,禪意瀰漫在周圍。

茶道禪說主題講座開始了,武漢科技大學生科院教授、原湖南廣電茶頻道副總經理張志鷹先生以《走進茶——探索禪茶文化》爲題進行了演講。在講解了什麼是茶、什麼是禪的問題後,他重點探討了茶與禪精神的相通性。

茶和禪的結合是中國文化與佛教的結合,也是百丈懷海所倡導的農禪文化的重要表現。中國的茶禪文化涵蓋了儒家之正氣、道家之清氣、佛家之和氣、茶人之雅氣,以“正、清、和、雅”爲核心理念,提倡“感恩、分享、包容、結緣”的精神,從而把茶文化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

張志鷹說,茶禪一味的相通性更多的表現在“靜悟”“自性”“當下”“無我”四個方面;中國禪宗對日本民族精神產生了深遠影響,日本民族精神中的菊花與刀,對應的就是中國禪宗的臨濟宗和曹洞宗。茶禪一味影響了日本茶道遵循的精神內核,日本茶道的起源是宋代湖南石門夾山寺圓悟法師的《碧巖錄》所倡導的“猿抱子歸青嶂嶺,鳥銜花落碧巖泉”的茶禪一味的精神,圓悟法師的手書“茶禪一味”至今還保留在日本奈良的大德寺,成爲日本茶道頂禮膜拜的文化聖物,這是湖南文化的驕傲。

張志鷹強調,茶禪一味對我們現實生活的意義在於: 茶禪四諦是苦、靜、凡、放;以茶內觀,心生萬象,攝心一處,以茶來體驗生命中的種種因果,以茶來放下自我的心中執念,領悟到自己內心中的自在,徹底擺脫生活中的煩惱與桎梏,達到圓融喜悅的精神;以茶悟美,真正的美不是評判和蔑視、善意和潛能,而是領悟;完美的生活就是在一杯茶中探尋世界。

大家邊聆聽講座,邊欣賞雲南歲月知味普洱茶有限公司湖南經銷商、愛茶行茶負責人郭春陽老師的茶藝展示,同時一起品味武夷巖茶和雲臺黑芽古樹黑茶。

武夷巖茶茶湯橙黃,清澈豔麗,既有紅茶的甘醇,也有綠茶的清香;而云臺黑芽古樹黑茶則滋味醇厚香濃,順滑甘甜。大家品嚐了餘味綿長的香茗,欣賞了精湛的茶藝,得到了禪茶一味知識的滋養。

張志鷹在講座結束後,回答了現場聽衆提出關於茶的養生、茶讓人靜等相關問題。

桐溪寺住持容禪法師娓娓講述了“獵人海力布爲了救村民,不惜犧牲自己變成石頭”的行善故事,開示了善的法門。

最後,湖南名家名企圓桌會吳學良會長作了富有哲理的總結髮言,用茶葉、水、茶壺、茶杯打比方,比喻人的一生扮演不同角色、追求不同的目標,所產生的不同的意義和價值,寄語大家放下自我,不斷提升和完善自我,換來新我,成就一個完滿的人生。

這次茶道禪說活動,以茶淨心之功,助衆人抵達靜慮之禪意,最終達成禪定之妙悟,得到深刻的人生啓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