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攝影構圖

在炎熱的夏天,傍晚時分進行夜徒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在我家附近有一座小山,小山上有一個公園,名叫棗園,在這裏有兩條步道,大圈約一千米,小圈約八百米,許許多多的中老年人在其上健步而行,偶爾也有幾個年輕的小夥子,漂亮的小姑娘穿行其中……

忽然之間發現,晚霞的光芒照在山下居民樓的外牆上,很溫暖很美……

於是走出步道,上行幾十米,來到小山頂上,在小亭邊上拍了幾張晚霞,意猶未盡,回頭下山,經過一株高大的柳樹,垂柳的枝條,小亭,晚霞,是一幅很有味道的畫面……

繼續四處漫步,幾株松樹下發現了幾棵粉紅的小花,彷彿是婷婷玉立的少女,又有着幾分傲嬌……

尋尋覓覓,擡頭見幾枝斜橫上翹,在逆光下,透出着幾分俏皮,幾分靈動……

夜徒後回家導出照片,略調色較光後,窖藏了幾天,今選出幾張,再經輕勾兌與小調,與大家一起小酌品嚐……

下面稍微展開說一下製作過程中,構圖這個環節,拍出一幅讓自己滿意的照片,取景構圖佔了很大的比例,如何取景構圖這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可以簡單,也可以複雜,三分法,對角線,延伸線,框架式,前景式,等等,是發現美景之後的動作,那麼如何發現你的構圖呢?

人眼是連續觀看,而且是全方位的,而相機只是截取了一個片斷,只有與鏡頭焦平面平行的一幀,不同的焦距下的不同視角的一幀。

你看見的美景是全方位的,而你拍出的照片是你選擇的一幀畫面,很多人常感嘆,無法拍出看見的美景,最大的原因是,習慣性選擇了眼平視角來拍照,而我們看見的美是全方位立體的,是上下左右前後俯仰各個角度都有的綜合畫面,同時還自動添加了過濾器,最先看見自己喜歡的,想看見,忽略掉了一些不喜歡的,比如自動忽略雜亂無章的電線,只看見有味道的老建築,但相機會將鏡頭前的都記錄下來。

再比如,你看見了一個有趣的建築,你同時也會忽略周圍的東西,於是你拿起相機舉到眼前,採用眼平視角拍下一張,那麼多半會雜亂的天空,雜亂的地面,都出現在畫面中。

先靜下心來,仔細感受第一眼打動你的是什麼,什麼樣的氛圍,嘗試多角度,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先拍第一感受的角度,分析感受你第一感受的美,來自哪個角度,是眼平視角,還是高低俯仰,比如,你感到高大雄起,那是你向上仰視看見的感覺,人眼睛是連續運動的,若你未能在眼睛向上的當下立時拍照,稍傾過後不久,你會忽略忘記了你曾經擡頭仰望的動作,眼平視角拍出來的,自然沒有感覺了,知道了向上仰拍利於表現高大雄偉之後,就可以嘗試仰拍豎構圖,手機還可以用全景仰拍。

我們也常忽視地面的雜亂,改變角度,上仰,或改變焦距用長焦,或行俯拍做特寫等等,多角度多嘗試。

還有遠全中近特不同景別的美景,我們是同時看見的,而拍出不同,是因爲做出了不同的選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