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覺察,解決問題之始一一以一張扣分單引發的思考爲例

今天閱讀《班主任之友》2022年第1、2合刊,這篇文章讓我倍感有益,因爲在我們班主任工作中經常出現這類問題。

講臺上赫然躺着一張扣分單:儀容儀表扣一分。小李沒穿校褲,痛失班級流動紅旗。

面對學生違紀行爲,班主任如果被情緒控制,就會出現雙輸的後果。於是一一

一、開啓自我覺察,明晰原則目標

1.主觀評價還是客觀事實?

理解、溝通,班主任耐心詢問的的態度給了學生陳述事實的機會,師生之間對話的通道打開,也許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鑰匙。

2.處理事故還是探尋故事?

把學生的違紀行爲當成是一次大型事故,着急地去處理事故現場,腦海裏只有解決問題,很可能會忽視當事人的情緒狀態,問題並不能得到根本的解決。

不管是主觀原因還是客觀原因,讓學生充分表達,聽聽學生成長的煩惱,或許我們就看到一個學生求助的故事,或一個家庭無奈的故事。

3.宣泄情緒還是聚焦策略?

罰站、訓斥,若無法平復自己內心的憤怒,以懲罰學生和家長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緒,學生不知所措,家長也會無可奈何。

亡羊補牢,積極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鼓勵學生直面現狀;未雨綢繆,引導學生遇見可能遇到的阻礙,是先做好充分的準備,防患於未然。

我告訴自己班級無小事,任何偶發事件都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契機,班主任應有生命關懷的意識。

二、澄清事實,發現切入點

遇到學生違紀,如果首先想到的是破窗理論,那麼腦海裏就會出現各種可能會衍生的問題,便會着眼於嚴厲批評,給予學生懲罰。在聽到小李沒穿校服的瞬間,腦海裏就會出現固有畫面一一

要放下先入爲主的習慣思維,在澄清事實的過程中才能發現某些可能因勢利導的部分,將它作爲切入點,加以引導,鼓勵學生思考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三、放眼全體,討論共鳴點

一個學生違紀,班主任往往將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這個學生身上,對其進行批評教育,實施合理的懲戒。但是,在我們教育這個學生的同時,一定會對全班學生產生教育的效果,從而影響到班級的輿論導向。因此,班主任應兼顧其他學生,讓大家共同參與問題的討論,一方面減輕違紀學生的壓力,另一方面,讓全體同學思考如何處理看起來似乎情有可原的違行爲。

四、關注生命,挖掘成長點

生活中,常常會遇到兩難的問題,在不斷的討論中,學生的認識一步步澄清,對生活和自我的理解一步步加深。教育,不就是讓學生的生命在兩難的抉擇中學會正確取捨,更加堅強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