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觉察,解决问题之始一一以一张扣分单引发的思考为例

今天阅读《班主任之友》2022年第1、2合刊,这篇文章让我倍感有益,因为在我们班主任工作中经常出现这类问题。

讲台上赫然躺着一张扣分单:仪容仪表扣一分。小李没穿校裤,痛失班级流动红旗。

面对学生违纪行为,班主任如果被情绪控制,就会出现双输的后果。于是一一

一、开启自我觉察,明晰原则目标

1.主观评价还是客观事实?

理解、沟通,班主任耐心询问的的态度给了学生陈述事实的机会,师生之间对话的通道打开,也许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

2.处理事故还是探寻故事?

把学生的违纪行为当成是一次大型事故,着急地去处理事故现场,脑海里只有解决问题,很可能会忽视当事人的情绪状态,问题并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

不管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让学生充分表达,听听学生成长的烦恼,或许我们就看到一个学生求助的故事,或一个家庭无奈的故事。

3.宣泄情绪还是聚焦策略?

罚站、训斥,若无法平复自己内心的愤怒,以惩罚学生和家长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学生不知所措,家长也会无可奈何。

亡羊补牢,积极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直面现状;未雨绸缪,引导学生遇见可能遇到的阻碍,是先做好充分的准备,防患于未然。

我告诉自己班级无小事,任何偶发事件都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契机,班主任应有生命关怀的意识。

二、澄清事实,发现切入点

遇到学生违纪,如果首先想到的是破窗理论,那么脑海里就会出现各种可能会衍生的问题,便会着眼于严厉批评,给予学生惩罚。在听到小李没穿校服的瞬间,脑海里就会出现固有画面一一

要放下先入为主的习惯思维,在澄清事实的过程中才能发现某些可能因势利导的部分,将它作为切入点,加以引导,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三、放眼全体,讨论共鸣点

一个学生违纪,班主任往往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个学生身上,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实施合理的惩戒。但是,在我们教育这个学生的同时,一定会对全班学生产生教育的效果,从而影响到班级的舆论导向。因此,班主任应兼顾其他学生,让大家共同参与问题的讨论,一方面减轻违纪学生的压力,另一方面,让全体同学思考如何处理看起来似乎情有可原的违行为。

四、关注生命,挖掘成长点

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两难的问题,在不断的讨论中,学生的认识一步步澄清,对生活和自我的理解一步步加深。教育,不就是让学生的生命在两难的抉择中学会正确取舍,更加坚强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