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江街巷》133:倒字紙與唱孝義

《老成都》(連載)

【文章:王大煒;配圖:完   璧】

         成都市錦江區惜字宮南街,原來有一座因紀念倉頡造字而建造的惜字宮。

        從前成都街頭常有專門收字紙的老人,背個大背兜,拿把大火鉗,一邊走,一邊吆喝:“倒字紙喲!”有時還要來個有板有眼、韻味十足的唱腔:“昔日有個朱壽昌,辭官不做去尋娘。”唱完之後,又馬上接着喊出一聲“倒字紙”!其唱腔低沉蒼涼,如泣如訴,十分感人。

  這裏面反映出兩個故事:一是“倒字紙”;二是“昔日有個朱壽昌,辭官不做去尋娘”。

        倒字紙就是提請臨街住戶把寫過的廢紙拿出來,交給收字紙的老人,集中焚燒,以避免隨地拋灑。收字紙的不付錢,與現在賣廢書報要收錢的大不相同,雙方都是義務。從前讀書人,或稍識文斷字者,概用毛筆寫字,而寫字的文房四寶,即筆墨紙硯,乃是古代先賢的傑作,是中華文化的瑰寶。而漢字的發明人倉頡,更是功高蓋世,永受後人崇拜。於是在惜字宮南街,就建起來一座紀念倉頡造字的惜字宮。所以北齊文學家顏之推(公元531~591年)在他的名著《顏氏家訓》裏說:文字是古聖賢心跡,字紙不可穢用,廢棄的字紙應焚化。可見敬惜字紙之風由來已久,故此稱爲惜字宮,而成爲街名。那時的讀書人不得任意踐踏字紙,甚至不得用作手紙,否則便有褻瀆神靈之嫌,會被善婆婆們罵一聲“要瞎眼睛的”!

  收字紙的老人家境貧寒,多靠地方善堂等慈善機構賙濟施捨度日,雖然每日走街串巷不斷吆喝,不辭辛勞,但卻因十分虔誠執着,大有“貧賤不移”之風,令人敬佩。字紙收齊後便在有字庫的地方焚化,如惜字宮南街、東城根街的字庫街,或附近的廟宇。焚燒字紙,惜字得福,彷彿於冥冥之中將“字”化作縷縷青煙,上告倉頡降福人間。

  “宋朱壽昌,年七歲,生母劉氏,爲嫡母所妒,出嫁,母子不相見有五十年。神宗朝,棄官入秦。與家訣,誓不見母不復還。後行次同州,得之,時母年七十餘矣。”(《二十四孝·棄官尋母》)又據史料介紹,朱壽昌,揚州人,曾宦遊四川閬州(現閬中市),任上官聲政績頗佳,加上他棄官尋母,歷經艱辛,成爲後世傳頌的二十四孝之一,更爲蜀人所稱道。收字紙的在走街串巷之時,即興唱上一句“昔日有個朱壽昌,辭官不做去尋娘。”一方面是收字紙的本身就是一種善舉,藉機宣傳孝道,更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同時吆喝幾聲也可振奮精神,吸引市民。這句宣傳孝道的唱詞,最初可能出現在民間的說唱藝術中的《二十四孝》之《棄官尋娘》,如早期的講聖諭,以及後來的道琴和金錢板等藝術形式。道琴,小娃娃們戲稱爲“嗤乓乓”,因爲它的發聲恰是此音,道琴最常表演的是“目蓮和尚去尋娘,見到血河哭一場”,也是一個矢志尋母的故事。收字紙的這麼一唱,學生娃娃便飛快傳唱在校園內,有的娃娃吐字不準,把原詞變成了“昔日有個朱壽康,官都不做去尋娘”。可見其深入民心。

  朱壽昌的尋母事蹟被編入《宋史·孝義傳》。有詩讚道:人生百行孝爲先,尋母何辭路萬千。留得一篇《孝義傳》,好教後人仰前賢。

      (下篇:《新巷子這排人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