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孃家,淚滿滿

我拿了2000元,買了一大車禮物,回孃家看望父母,所有的禮物都是兩份,父母一份,哥嫂一份嫂子,嫂子還是很不高興。


禮物不僅有點心,牛奶,還有排骨,雞蛋和蔬菜。除了肉和菜,因爲哥嫂他們很少做飯,平時基本都是父母做給他們喫。


我到家的時候,70多歲的母親正在大門口剝玉米,花白的頭髮,被風吹得有些凌亂,穿着一件髒兮兮的襯衫,身上沾滿了玉米鬚,兩隻手纏着膠帶,一定是又傷着了


同樣70多歲的父親拿着一個竹筐,正在往院子裏搬運。父親瘦骨嶙峋,一大筐玉米好幾十斤,父親拎起來實在是很喫力,父親佝僂着腰,看起來又蒼老了不少。


大哥出去打工了,嫂子正在屋裏刷手機,孩子也在家刷手機。


看到這樣的情景,雖然知道這是家中的常態,早就習以爲常,但依然怒火中燒,但燒也只能燒得自己心疼,這火卻不敢發出一點。


每次回家,我除了帶上豐厚的禮物和錢之外,還要帶上無數個“忍”字,雖然每次時間不長,也就幾天的時間。


看父母都忙着,我把禮物搬進屋子,嫂子和侄子都一副不冷不熱的樣子,不管給多少禮物,我永遠連一粒瓜子也換不回的。


我和父母一起剝了一會玉米,就回去做飯了,做好了飯,像往常一樣,叫嫂子和侄子過來一起喫,也像往常一樣,孩子過來了,嫂子依然沒有過來,我盛了一碗端了過去。


喫完飯,我洗碗的時候,母親提醒我,去把嫂子屋裏的碗也洗了,其實不用母親提醒,我也記着的。我去拿碗的時候,嫂子已經出去了,喫完的碗果然髒兮兮地在那裏擺着。


看父母這麼辛苦,我實在於心不忍,我早就和父母說,別種地了,但父母總是閒不住,父母說,哥家生活條件不好,能幫一把是一把。


但哥嫂其實並不領情,覺得這是理所應當的。種地也是父母自覺自願的,他們並沒有強迫。


雖然我每次回去,大包小包的禮物拿着,腳不沾地的幹這幹那,但卻換不來嫂子的一絲笑容。


嫂子很不待見我,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怪我多嘴。


有一次回家,看父母太累,母親腰疼得直不起來,還在地裏幹活,就勸父母別種地了,這話恰好被嫂子聽了去。嫂子覺得我每次回家,可能都會勸父母少幹活,少幫他們,離間他們的關係。


二是我上了大學,我哥沒上。


嫂子總覺得父母偏心我,讓我上大學不讓我哥上,所以我給家裏多少錢多少物,都理所應當。


但哥沒上大學並不是父母不讓上,也不是家裏窮,上不起,是哥學習不好。


現在我也想明白了,父母願意給我哥幹多幹少,我都不默不作聲,我也不能把父母帶到我家,他們也不願意來,來了不放心我哥一家。


父母總說,兒子家纔是家,你對我們好是好,可惜你是個姑娘,不是兒子。


想起回家,雖然頭疼不已,但父母在,不回去怎麼辦?


麗麗一邊訴說,一邊眼淚又不自覺地流了下來。


女兒總是心疼父母,總是想父母晚年能幸福一點。但如果還有兄弟,兄弟條件一般,父母寧可自己受罪,也要多幫他們。


即使嫂子弟媳不喜歡自己,不待見自己,爲了父母,孃家也還是要回的。


只是回去後,多幹活,少說話,多給錢給物,少管事。


你說還能怎麼做呢?

看來要想有個幸福的晚年,每個孩子都要教育好,孩子既要有孝心,也要有孝順的能力。

像麗麗哥這樣成年在外打工,還掙不多少錢的。即使想孝順父母,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