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爲啥猶豫不決會錯失良機?

南齊鄱陽王簫鏘(qiang)當初並不知道蕭鸞有廢掉鬱林王(蕭昭業)的計劃。


等到鬱林王被廢,宣城公蕭鸞的權勢越來越大,所有大臣都知道蕭鸞心裏有覬覦皇位。


蕭鏘每次去拜見蕭鸞時,他都十分熱情,常常連鞋都來不及穿好,就到車子後面去迎接。


他們每次說到國家大事,蕭鸞無不聲淚俱下,表現得非常忠貞,因此蕭鏘對蕭鸞是很信任。


當時朝中各方都傾向於蕭鏘,勸他入宮發兵,取代蕭鸞,輔佐朝政。


制局監謝粲遊說蕭鏘和隨王蕭子隆,對二人說:“二位王爺只需乘着油壁車進入宮中,把皇帝帶出來,挾持到朝堂之上,左右輔佐,發佈號令,我和其他人關閉城門,帶衛士前來聲援,誰敢不聽令呢?只怕東府裏的人會乖乖地把蕭鸞縛送過來呢。”


蕭子隆想認真計謀一番,但是蕭鏘卻因朝中兵力全控制在蕭鸞手中,且考慮到事情不一定能成功,心中猶豫萬分。


馬隊頭目劉巨是武帝時的舊人,他來見蕭鏘,要求和蕭鏘單獨說話,跪下磕頭,力勸蕭鏘採取行動。


蕭鏘命令準備車馬,將要進宮,但是又回到內室,與母親陸太妃告別,結果天黑了還沒有出發。


蕭鏘身邊的典籤知道了這一計劃,就向蕭鸞告發了他。一天後,蕭鸞派遣兩千士兵圍住蕭鏘的住處,把他殺了,接着又殺了蕭子隆、謝粲等人。


在當時,武帝的兒子中數蕭子隆強壯高大,且頗有才能,因此蕭鸞尤其忌妒他。

參考《資治通鑑》

評論


首先說蕭鏘,蕭鏘這個人反應遲鈍,行動緩慢,還想要做齊帝,實在有點妄想。


蕭鏘作爲一個地方實力派,蕭鸞廢掉蕭昭業這麼大的事,他竟然事後才知道,消息不靈通,就意味着落後別人一大截,別人已經做了齊帝,他還有什麼機會。


再一個,蕭鏘這人,太猶豫不決了,作爲一個優秀的首領,應該十分決斷。


可是他面對大事,無法選擇,自己的部下三番兩次催促他舉事,他都不敢,和家人告別能告一天,說明他的心裏只有自己的老婆老孃,並沒有大齊朝廷。


綜合來看,蕭鏘只適合做一個太平盛世的王爺,他並沒有做帝君的潛質,只要平時喫喫喝喝,打打鬧鬧,他還是可以平安度過一生的。


沒有買個金剛鑽,就不要攬瓷器活,沒什麼大本事,還妄想要做帝君,不僅做不到,還能惹人嘲笑。


再說一下謝粲和蕭子龍,這兩個人,作爲謀士,卻不具備看人的眼光。


一個人值不值得輔佐跟隨,是做謀士的人首先就應該搞明白。蕭鏘這個人做大臣的時候,他或許可以跟着他混飯喫。


但是要讓他做帝君,這就不應該用做大臣的標準來評判了。很明顯,蕭鏘沒有做帝君的英明和果決,謝粲和蕭子隆應該看出來,他們卻沒有看到這一點。


兵法上說,多算勝,少算不勝,他們少算了這一點,失敗也就提前準定了!


對此,大家怎麼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