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見不一樣的自己》:三大祕籍教你活出精彩人生

鄭重聲明:文章系原創非首發,首發平臺:今日頭條,ID:星晴閱讀,文責自負。

很多人工作了好幾年依然很迷茫,找不到奮鬥的目標和方向,還有的人經常被負面情緒困擾,稍微遇到一點不順心的事就大爲光火,煩躁、易怒,由於不能儘快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而影響到工作和生活節奏。

如果你也對上述問題心存疑惑,不妨和我一起翻開《洞見不一樣的自己》這本書。書中作者從認知、自律、修養、人際和情緒五個角度,總結出三大祕籍助力我們進行個人思想行爲提升和強大我們的內心,讓我們更智慧從容地面對工作和生活。

作者洞見君曾北漂10年,從報紙到雜誌,從記者到主編,跟隨媒體轉型的同時實現了自身的成長和蛻變。作爲洞見公衆號和洞見公司創始人,8年來累計發佈原創文章1700多篇,吸引了5000多萬讀者的關注。

01 學會認識自己,才能破除前進路上的障礙

很多人之所以在工作和生活中感到迷茫,主要原因在於沒有充分認識自己,沒有找到自己的認知誤差,儘管感覺自己一直在努力,但卻無法擺脫困住自己的僵局和障礙。

要提高自我認知水平,首先要樹立明確的目標。一個人未來能走多遠不取決於他的起點在哪裏,而取決於他的目光在哪裏。人生的遺憾有時不是目標沒有達成,而是根本沒有目標。

哈佛大學曾對畢業生做過一次調查顯示,最後成爲社會各界優秀人士的是那些在調查過程中有清晰的長期目標的佔比只有3%的人,長期在溫飽邊緣徘徊的人是那些沒有目標的人,比例高達27%,由此可見樹立明確奮鬥目標的重要性。

要提高自我認知水平,其次要留點時間去思考。現實中很多人之所以每天忙忙碌碌卻收穫甚少,主要是沒有停下來認真思考。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有時不體現在努力的程度上,而體現在思維的深度上。

只有邊工作,邊思考和總結,才能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進而改進和完善,通過靜聽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擺脫重複的無盡忙碌,才能找到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最佳路徑。

要提高自我認知水平,最後要推倒內心的牆。心理學上的皮格馬利翁效應告訴我們:只有內心對某個願望充滿強烈的期待,纔有可能成爲現實。

書中說:人生最難推到的牆不在外界,也不在頭腦中,而在自己心裏。

網紅陳茲方天生沒有雙臂,9個月大時,父親因病離世。爲了和正常孩子一樣上學,他堅持反覆訓練自己用腳拿筷子喫飯、穿衣、寫字。初中快畢業時,爲了幫母親分擔家裏的經濟壓力,他選擇放棄學業回到家鄉,並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帶動鄉親們發家致富作爲奮鬥目標。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陳茲方的不懈努力下,他不但自己當上了短視頻農產品博主,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幫助鄉親們銷售農作物,還手把手教鄉親們一起致富,他的願望最終變爲現實。

02 學會即刻行動,才能早日實現計劃和目標

很多人善於給自己製作一系列完美的計劃,在朋友圈立下一個個激動人心的flag,彷彿只要計劃做了,就算完成了想做的事,結果一年年過去了,計劃只停留在想象中,自己卻原地不動,沒有任何改變。

因此,想要擁有更好的生活,就必須學會即刻行動,突破自我,提高執行力。

第一個方法是化繁爲簡,培養微習慣。之所以大部分人在目標面前止步不前或者在完成目標過程中半途而廢,往往是因爲開始時確立的習慣養成目標過高,只有從培養微習慣開始,執行難度纔會降低,內心的抗拒也會隨之減輕。

《微習慣》一書的作者斯蒂芬·蓋斯曾是個天生的懶蟲,爲改變現狀,他結合自身特點,確定了堅持每天做1個俯臥撐、讀2頁書、寫50個字的微習慣,兩年後,他擁有了夢想的體格,寫的文章是過去的4倍,讀的書是過去的10倍。

第二個方法是拒絕拖延,五分鐘起步。確定好微習慣後,去掉各種各樣讓自己偷懶的理由和藉口,遠離形形色色的誘惑源,什麼都不要想,立刻去執行微習慣五分鐘,萬事開頭難,只要行動起來,我們就可以依靠慣性完成目標。

第三個方法是自我獎勵,提高執行力。執行過程中,很多人覺得最難的部分在於堅持,爲了保持最初的熱情,需要我們在每完成一個短期目標後,結合實際情況,給自己適當的獎勵和激勵。比如:一頓美味大餐、一件心儀禮物、一次夢想旅行。

03 學會管理情緒,才能減少阻礙成功的內耗

美國成功學之父奧裏森·馬登曾說:“任何時候,一個人都不應該做自己情緒的奴隸,不應該使一切行動都受制於自己的情緒,而應該反過來控制情緒。”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是一個人走向成熟的重要標誌。

管理好情緒的第一把鑰匙是讀書。書籍是排解情緒的通道,也是治癒內心的良方。通過閱讀,不僅能讓我們暫時忘卻外界的紛紛擾擾,而且還能讓我們靜下心來重新思考,積蓄繼續前行的力量。

知名翻譯家李繼宏大學畢業後先後換了六七份工作,始終不如意,他乾脆辭職靠寫稿維持生計,迫於高昂的房租和養家的壓力,他陷入焦慮和痛苦的不良情緒中無法自拔,直到朋友推薦給他一本書,他讀完後得到治癒,重新振作起來,最終一步步走向成功。

管理好情緒的第二把鑰匙是運動。《內心的重建》書中說:情緒產生之後,會通過自主神經引起肌肉、心跳和呼吸等生理上的反應,而自主神經不受意識控制,所以與其用意識調解情緒,不如通過運動讓情緒慢慢恢復平靜。

每週堅持鍛鍊兩到三次,每次運動半小時,就可以讓我們遠離憤怒、壓力、抑鬱等負面情緒,運動時產生的多巴胺和內啡肽是最好的解憂藥。

管理好情緒的第三把鑰匙是冥想。研究顯示,冥想兩分鐘後,大腦中控制同情心和自我意識的區域明顯擴大,相反,控制壓力的區域則明顯減小。可見,堅持冥想對管理我們的情緒而言十分有益。

《高效休息法》書中告訴我們正確的冥想方法是:背部挺直端坐在座椅上,閉上雙眼,感受身體各部位與周圍環境接觸時的感覺,通過鼻腔自然呼吸並感受呼吸的深度和溫度,如果大腦此時浮現雜念,不必苛責自己,將注意力專注在呼吸上,每天堅持5-10分鐘,5天后就能產生明顯效果。

《洞見不一樣的自己》書中作者通過精選之前在洞見微信公衆平臺上發佈的60篇文章,讓我們不但可以感受到閱讀的充實和快樂,還能從中找到認識自己和自我提升的實用祕籍和方法,從而指引我們活出更加廣闊、深刻和精彩的人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