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愛哭、軟弱、不會激勵,卻能當團隊一把手?唐僧究竟做對了什麼?

大家在看《西遊記》、《三國演義》的時候,都有這樣一個疑問:唐三藏、劉備性格軟弱、愛哭、專業技能又不強,那麼他們憑什麼當領導?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先上一段《西遊記》中的原文,在《西遊記》第14回“心猿歸正六賊無蹤”中,裏面說到了唐三藏給孫悟空戴上了緊箍,接下來,“三藏真個又念,行者真個又疼,只教:“莫念,莫念!念動我就疼了!這是怎麼說?"三藏道:“你今番可聽我教誨了?"行者道:“聽教了!""“你再不可無禮了?”行者道:“不敢了!”

接下來聽說行者要找觀音菩薩算賬,三藏道“此法既是他授與我,他必然先曉得了。你若尋他,他念起來,你卻不是死了?"行者見說得有理,真個不敢動身,只得迴心,跪下哀告道:“師父!這是他奈何我的法兒,教我隨你西去。我也不去惹他,你也莫當常言,只管唸誦。"

行者見說得有理,真個不敢動身,只得迴心,跪下哀告道:“師父!這是他奈何我的法兒,教我隨你西去。我也不去惹他,你也莫當常言,只管唸誦。我願保你,再無退悔之意了。”三藏道:“既如此,伏侍我上馬去也。"

大家注意,這段文字當中包含着兩個基本的領導動作,一個是念緊箍進行懲戒,一個是講道理進行引導。我們認爲一個合格的領導基本動作有四個:獎勵、懲罰、示範、引導。在整個團隊西行過程中,我們看到這四件事情唐三藏是一直在做的。至此,也就是說唐三藏具備了一個領導者的行爲模式。

結合現實情況,很多人覺得唐三藏不配當領導,他們有一個固有的觀念,就是認爲領導都應該是強勢的、威嚴的,作爲一把手、項目經理,他們一方面是性格強硬強勢,一方面是專業技能強大。你看看唐三藏,性格軟弱,膽小怕事,而且不能呼風喚雨,沒有神通,專業技能也不強。其實這樣的看法是一個誤區。真正的帶頭人、一把手不一定是性格有多麼強硬的,也不一定是專業技能有多麼強大的。大家想一想,劉備、劉邦、唐三藏、宋江,這些耳熟能詳的帶頭人,都是性格溫和的,而且都是專業技能沒那麼強大的,而且往往還都是愛哭的。在他們身上體現着管理的一個重要的潮流,就是溫和領導、柔性管理,具有很強融合性、能凝心聚力。

在今天,不管你是身處職場、還是馳騁商海,我們一定扭轉一個認知:作爲團隊帶頭人、一把手,就一定要是強硬的、是強勢的。是否有必要強硬強勢,這個要看情況、看對象、看環境。一個合格的領導者,只要能夠指引方向、調動能人,並且綜合使用獎勵、懲罰、引導、示範這四個基本動作,再加上穩定的制度設計,也就可以成爲一個合格的領導者了。

可是有人還是會覺得領導哭總是顯得比較軟弱,其實哭未必是軟弱,哭未必是壞事,我們完全可以換一個角度去理解這種行爲。宋代日本的道元禪師來中國學禪,回到日本以後,有人就問他修到了什麼?道元禪師點點頭說,別無所獲,只修得一顆柔軟心。

最後,我想起老子的話——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唐三藏肯定也懂得:天下最柔弱的東西,可以驅使天下最堅硬的東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