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江街巷》136:東門碼頭市井圖(2)

《老成都》(連載)

【文章:周   羽;圖片:成都市錦江區檔案館、陳志強】

        20世紀40年代,在府河的新東門大橋上方,左面有個佔地兩三畝的漂木堆積場。場子右依橋基,背靠城牆,岸上有一排瓦房。無數擡工和改料工在這裏勞作,爲成都市民所用燃料及建房提供木材原料。新東門的漂木場是岷江漂木材的最後一站。

        千百年來,從岷江上游砍伐林材再漂送到成都稱之爲“砍山”。巨大的參天古樹砍伐下來後,鋸成3米上下長的樹段,沿岷江放漂至此。經打撈工用號稱“老鴉嘴”的長竹竿拉至岸邊,再擡上河曬乾,俗稱“出汗”。巨大的樹段由十多人組成的拉縴隊拖着,粗大的麻繩套着抓釘固定在木頭上,下方用細小的圓木橫墊着以作滑軌。專職人員將後面空出的小圓木不斷抽出,再往前一一鋪展墊出,巨木便在縴夫整齊的號子聲中一步二緩慢慢向斜坡上運行。

        曬乾後的圓木被擡上榪杈,鋸成厚木板。鋸時兩個工匠一前一後平端大鋸,你扯我送,動作十分協調,老成都兒歌中有一首“扯據,還鋸,家婆門口有本戲……”,敘述的就是這種勞動場面。

        圓木中的外板中厚邊薄,被稱爲“豁皮”,其材質低賤,不可大用,只能作燒材煮飯的燃料,價格是木材中最便宜的。有用之材或改作木板用於建房,或作壽木棺材,生者百年後,多買此棺木入葬。

        岷江漂木在民國時代由私人掌控。水中有扎排和散漂之分,水路有行會和碼頭。河中之木均有主人,無關之人是不敢隨便亂撈的,如遭發大水之時,衝往下游之木,仍由水路行會分配處理。

        20世紀40年代初,我父親在掮客親戚多次遊說下,擔去3000個銀元入股參與“砍山”。結果如泥牛入海,杳無音信,連錢財流向何處也不得而知。半生積蓄,化爲烏有。對昔日漂木的書寫,也勾起了我對父輩深深的懷念。

        新中國成立後,岷江漂木由私人操控改爲國有公司運作。1950~1954年,上游漂來的木頭積滿新東門大橋,延展堆滿河道約有1000米長,人們在大小圓木上踩跳,便可直達河對岸。記憶中,1954年後,由於建設猛追灣的需要,撈木與加工木料改在猛追灣上游進行,曾經熱門的漂木場便荒廢了,慢慢還原爲一片空曠的沙地。

        在新東門漂木場附近,還有一個不該被歷史遺忘的地點。那是一個翠竹環繞的農家小院,靠近猛追灣公路,院中有一株古皁角樹威嚴挺立。由於攔河堰分流下來的潺潺溪水終年不斷從院前流過,這個環境幽雅而寧靜的庭院被人們稱爲“羅家院子”。八年抗戰中,一次轟炸東較場時,在此院中投入大型炸彈,因前來院中躲警報的人極多,無辜的平民百姓,死傷竟達數十人。炸飛的人體殘肢,高掛在古皁角樹上,其狀慘不忍睹,令前來搶救的義勇隊員個個眼含淚水。

        “羅家院子”的古皁角樹是日機轟炸成都犯下滔天罪行的有力見證,許多曾在新東門一帶跑警報的老人們,至今對“羅家院子”的慘劇還記憶猶新。

    (下篇:《天祥寺與白骨塔》)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