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赋使命 - 草稿

和朋友聊完,才突然发现,我走进运道,走进家庭教育,走进疗愈,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在6年前学理财的时候,相比于理财的专业知识,我更关注的是育儿知识,哪怕当时的我觉得小孩是个麻烦,却依然关注育儿知识。

在公司让去带财商班,收入可能减半的情况下,我依然义无反顾的去了,里面全是宝爸宝妈,他们更多的是想搞孩子,而不是自己,可我还是很认真的带领着。

这就是老师说的越渴望越排斥吧。

因为曾经觉得自己是个麻烦,所以觉得小孩子都是个麻烦。但因为自己曾在这块缺失,所以又希望小孩子们以后可以少走一些弯路。

是的,我的内心还觉得自己是个小孩,现在这个小孩慢慢长大了。

老师说,兴趣爱好就是不给钱你也愿意花时间精力去做的事,而且做得废寝忘食,甘之如饴。

天赋可能是你最擅长的东西,但使命不是。它很可能是你人生的最大障碍,让你痛苦的东西。

当你从痛苦走出来了,你会想去支持更多的人从痛苦中走出来。

这就是使命,但需要你自己去认领。

当时的我不明白,也不想去认领。

那些亲子关系出问题的父母,往往他们身上也有很多的创伤,那么多的负能量,自问我没有那么高的能量,从容的面对,并把他们从痛苦中带出来。

这一对比,我更能感受到老师的高能量和慈悲。

这一次带班,看着学员们一个个学以致用,不断的反省自己,在生活中践行,和孩子的关系也肉眼可见的变好,突然觉得,也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只想改造孩子,他们的本性也是向上向好的。

人的本性都是向上向好的。这句话老师经常讲。

但我一直只觉得孩子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不断的探索和学习。

而成年人,因为父母、生活的长期打压,早就自我否定,没有了好奇心这玩意、探索的心思了。

所以,哪怕通过我持续的学习,我妈妈对我更包容,更接纳,我也没觉得成年人有多少可塑性。

但这期的学员,让我看到了希望。

让我看到,自己是可以的。也让我愿意相信,人的本性都是向上向好的。

人与人的遇见,真的是一场相互的滋养。

在你支持别人的时候,别人也在反过来支持你。

天赋使命,对我来说可以接受了,英子也曾建议了几次搞读书会的事,我想,我可以准备一下,搞起来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