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孩子我們做對了嗎?

美嫺聽過這樣一句話:

“現在的父母,不是不愛孩子,而是不懂如何愛孩子。”

有的父母,爲了孩子,可以付出全部的財產;

有的父母,爲了孩子,甘願奉獻自己的生活......

養兒育女,看似是生命供養生命的過程,恢弘又偉大,實則是滲透到生活中細枝末節的滋養。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關注這“七個時段”,對孩子的成長卻至關重要。

01、起牀時,父母的耐心

孩子起牀,是每天都要經歷的事。

孩子賴牀、起牀氣,一直是許多親子之間每天必須經歷的“較量”:

有的父母採取“暴力式”,幾聲“全名”大吼,夾帶着“快起牀了,要遲到啦”的催促;

有的父母使用“溫柔式”,拉着孩子的耳朵,一直喊“起牀啦,上學啦”;

也有的父母“藝術”氛圍比較濃,將音樂調到最大聲,孩子在一片轟隆隆聲中煩躁的起牀。

曾有科學家提出一個叫“睡眠慣性”的概念,指的是:

人在被喚醒後,立即出現的暫時性的低警覺性、迷惑、行爲紊亂和認知能力、感覺能力下降的狀態。

簡而言之,起牀時,出現的懶牀、起牀氣是人的本能。

一日之計在於晨。

起牀時的心情,決定着一天的狀態。

希望孩子順利起牀,在養成良好生活的同時,父母也可以使用一點小技巧,比如:

每天提前10分鐘叫孩子起牀,給孩子懶牀和緩衝的時間,不至於擔心遲到而焦慮;

先幫孩子拉開窗簾,讓光線慢慢喚醒孩子,再溫柔的揉搓孩子的身體,幫助身體甦醒。

用美好的早晨,打開孩子幸福的一天。

02、學習時,父母的做法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爲了孩子的學習,父母投入財力、精力,卻心力交瘁,不如人意。

反觀那些在學習上自律的孩子,TA們的父母,似乎抽到了“報恩的孩子”的好牌,不費吹灰之力,孩子便能自覺學習。

事實上,在孩子的學習上,父母大多用力過猛,將原本屬於孩子的事,在無形中轉嫁成自己的責任。

父母需要轉變的觀念是:

從小培養好的習慣,是學習的關鍵;

給孩子安靜的環境,是學習的基礎;

父母始終保持自我提升的自覺,是孩子自覺學習的榜樣。

03、枯燥時,父母的陪伴

是現在的孩子太難教嗎?

心理治療師河合隼雄給出了答案:

一旦物質豐富了,人在處理事情時就會簡單地用物質來解決了,而忘記了用心。

花錢養育孩子的方式盛行,現代家庭中,有太多孩子是在培訓班、電視、手機、玩具的陪伴下長大的。

好不容易等來的互動,不過是“人在朝營心在漢”的三心二意。

用心的陪伴,孩子感受到的是關注與溫情;物質的陪伴,孩子體會到的是冰冷與不滿足。

父母的高品質陪伴,纔是教育的奢侈品。

看似堆得滿滿的物質滿足,給孩子帶去的卻內心需求的越來越匱乏。

在TA們的成長過程中,缺少了父母相伴時,情感的交流,從小到大,沒有挖掘生活趣味的引導,遇事唯一的方式,便是用物質來填補內心的空洞。

人生路漫漫,生活從來沒意思,有意思的是人自己。

父母纔是孩子最好的玩伴。

父母要懂得讓平淡的生活變得有意思,陪着孩子一起,發掘和創造生活的樂趣,成爲心態積極、思想有趣的人。

04、喫飯時,父母的話語

《喚醒孩子的才華》一書中指出:

“有人研究,哪些因素促使孩子在學習能力測試上得高分。智商、社會條件、經濟地位都不及一個更微妙的因素重要。那就是,得高分的所有孩子,都經常與父母一起喫晚飯。”

一家人一起喫飯,幾乎是普通家庭每天都在做的事。

然而:

有的家庭,喫飯就是“批鬥會”,父母批評孩子,夫妻相互詆譭;

有的家庭,餐桌就是“會議桌”,父母做報告,孩子聽起繭;

還有的家庭,明明是一家人,喫飯時,卻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沉默不語......

雖然在傳統教育中,有“飯不語”的家規,但是,一個家庭喫飯時的氛圍如何,也揭露着這個家庭成員背後的關係。

在現代家庭中,白天父母上班、孩子上學,晚上父母做家務、孩子學習,能夠交流溝通的時間,只有餐桌上的點滴時光。

此時,父母孩子一起,圍坐桌旁,孩子感謝父母的艱辛與美食,父母傾聽孩子的經歷與體會,一道親子之間理解與尊重的橋樑就在一食一飯之間架起來了。

父母想要達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就要學會抓住每個與孩子交流溝通的機會。

喫飯時,就是一個親子溝通的良機。

脫下父母高高在上的外衣,像朋友一樣,吐槽委屈,分享八卦,傾聽心事,拉近彼此。

05、犯錯時,父母的態度

在孩子犯錯時,父母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孩子每次犯錯,父母只是口頭教育。

其實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看父母是不是好父母。

孩子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的態度。

明明應該小心引導的事,卻被當成“TA還只是個孩子”;

明明只是孩子的好奇心,卻被當成搗蛋、淘氣的敗家子。

孩子犯錯時,父母的態度,決定着孩子的價值觀和自我認知。

優秀的父母,總是能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孩子走正途。

兒童心理學研究指出:“孩子犯錯,是自我探索,也是要滿足自己短淺的慾望和需求。”

這句話,應該一分爲二的看。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犯錯。

有些錯,是成長性錯誤,屬於成長與探索區域。

有些錯,則是認知性試探,屬於道德與認識區域。

成長性錯誤,父母可以大事化小,幫助孩子找到成長的通道。

認知性試探,父母則需要引起重視,真正瞭解孩子行爲背後的原因,找到化解的方法,糾正孩子模糊的認知,讓孩子走上正道。

6、受挫時,父母的反應

短片《最棒的禮物》中,小男孩不喜歡出門,整天把自己關在光線昏暗的屋子裏打遊戲。

一天媽媽帶回一隻小狗,作爲禮物送給他。

起初,男孩很開心。然而,當他發現小狗的一隻前腿瘸了時,便生氣的丟開小狗。

面對男孩的嫌棄,小狗沒有氣餒,趴在男孩身邊撒嬌,被一腳踢開後,站起來時,發現櫃子底下有一枚小球。

小狗飛快的跑向小球,將球送到男孩面前,不料,男孩只是斜看了一眼,便將小球踢進了不遠處的盒子裏。

小狗急於撿回球,拖着瘸了的前腿,跑一步摔一跤,一不小心,一頭撞進了紙盒,正好將小狗罩在裏面。

即便如此,小狗還是在努力移動身體,掙脫“紙盒”的控制,一瘸一拐地將小球送到了男孩面前。

男孩終於露出了笑臉,撿起球,願意和小狗一起出去玩。

在男孩站起來的那一刻,原來,男孩的腿也是瘸的。

人生路上,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在孩子的成長中,幾乎每天都在遭受挫折。

有的是先天而來,身體的缺陷、家庭的動盪......

有的是後來出現,不會玩的玩具、不會做的題、小朋友們的冷落等等,都在考驗着孩子的抗挫力。

此時,父母任何一句“你可以的”、“你應該怎麼樣”,都如同一顆顆巨石傾瀉,壓得孩子透不過氣。

只有耐心與接納的力量,不斷支持孩子,才能讓孩子重新站起來。

7、被欺負時,父母的立場

有人把“人生”比作一場修行。

也有人說,成長是痛並快樂的過程。

在孩子的成長中,不得不經歷社會與人性的磨礪。

“被欺負”就是最常見的一種。

但凡孩子走出了家庭,便有可能受到外界的侵犯:

入學前,是玩具被搶、場地被侵佔;

入園後,是食物被奪,老師可能的孤立;

小學時,被同學欺負、霸凌等等......

然而,當孩子第一次遭到外界的侵犯時,你是怎麼做的呢?

對孩子說:打回去;

責怪孩子:怎麼這麼沒用,總是被人欺負;

還是詢問孩子,有沒有受傷;

亦或是耐心地瞭解背後的原因,適當開導;

再或者,拉着孩子一起,衝到那個孩子面前,以牙還牙?

實際上,孩子被欺時,他怎麼應對,取決着於父母的立場。

當孩子被欺負時:

你告訴TA“打回去”時,是否預判過TA的實力與勇氣;

你責怪TA“沒用”時,是否考慮過TA內心的委屈與不安;

你告訴TA“小朋友也不是故意的”,是否瞭解過前因後果;

你拉着TA衝向對方面前,有沒有想過TA們未來如何相處。

被欺負的孩子,最需要父母和TA站在一起,成爲TA的後盾,而不是堅硬的鋼刀。

而父母需要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

要做一個善良的人,不主動去欺負他人,也要有不被人欺負的獠牙。

更要讓孩子感受到,被人欺負,不是自己的錯,更不是自己無能,受到欺負,一定要回家告訴父母,而且父母一定會堅定地支持自己。

8、關於教育,有這樣一句話:

父母90%以上的付出,都是無用的。

是不是特別扎心?

當媽多年,一直在反思,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成爲一個相對完整的人呢?

物質的給予,滿足的只是一時的歡喜;一生的喜樂,需要滲透到生活的填充。

早晨的溫柔、席間的傾聽;學習時互相促進,無聊時尋找樂趣;犯錯時的引導,受挫時的耐心,以及被欺時的撐腰。

孩子渴望的,始終是父母用心的看見、尊重、耐心與理解。

我是吳美嫺,國家認證心理諮詢師,我在貴州貴陽,感謝您的閱讀和留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