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嫺學習筆記——孩子學習所需要的內驅力

孩子的成長,如果只靠外力難以持久,就算別人託得再高,他不想改變也沒用。

想要孩子自覺主動,懂得自我管理和安排,最重要是喚醒他的內在動力。

唯有自發的內驅力,才能真正讓他不斷向上、進步。

1、減少打壓吼叫

讓孩子經歷多一些“峯值時刻”

《超級育兒師》有位叫柏辰的男孩,每次寫作業都會和媽媽上演“母子大戰”。

媽媽嫌他拖拉磨蹭,每隔半小時總要去臥室看他寫得怎樣,一看字寫得不行,二話不說直接擦掉,還不停罵他:

“寫的根本就不是字。”

“這是寫作業該有的狀態嗎?”

“誰家的孩子和你一個樣。”

不寫會被罵,寫了也被罵,這讓柏辰內心無比崩潰,只能簡單粗暴把媽媽“吼”出去。

等到媽媽離開,他才一筆一劃把作業寫出來。

其實,影響柏辰動力的,不是懶散,而是家裏沒有安靜、自由的空間,讓他專注其中,享受到學習的快樂。

匈牙利數學家波利亞·哲爾吉提出過一個“波利亞罐”模型。

一開始罐子裏有一顆白球、一顆黑球,如果伸手摸掉黑球,可以在放回去的同時再放一顆黑球,下一次摸球,摸到的黑球概率就從原先的50%提升到66%。

如果黑球代表孩子的谷底時刻,那麼充斥着打罵、吼叫甚至打壓的不愉快記憶,會讓孩子更容易面臨新的谷底時刻。

想要激發他的成長動力,減少孩子摸到黑球的概率,最重要是增加孩子的“峯值時刻”。

在他沉浸某種專注的狀態時,不打擾,不施壓,讓他享受歡愉的情感體驗。

很多學霸之所以有源源不斷的內驅力驅使自己學習和探索,不外乎是他們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父母從不給他們製造緊張感。

而是允許TA們有自己的愛好,有自己獨立的自由空間,從而一點點喚醒源動力,帶動自己。

2、學習“上癮”的祕訣

在於即時反饋

知道爲什麼大部分內驅力不足的孩子都沉迷遊戲嗎?

這跟遊戲的設計原理有關。

每玩一關,遊戲都會給孩子一次即時反饋:順利過關,就有獎勵;就算不過關,也會給再玩一次的機會。

在這個不斷獲取反饋的過程中,孩子自然而然會越玩越起勁,越玩越“上癮”。

著名的“斯金納強化實驗”,也很好說明了這一點。

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將小白鼠放置在特製的裝置盒中,只要小白鼠按壓到金屬板,就能獲取食物。

經過幾次操作後,小白鼠深諳這個規律,只要它想要食物,就會主動去按壓金屬板。

專家指出,小白鼠會這麼做,是因爲有了即時反饋,在正強化獎勵下產生強大的主動力。

和遊戲相比,孩子的學習有“滯後效應”,不是學一個知識點,或做一次練習就能得到反饋。

甚至有時候學一段時間孩子也見不到效果,從而選擇妥協和放棄。

想讓孩子喜歡上學習,擁有足夠的內心能量,父母可以巧用“即時反饋”,採用獎勵的方式讓孩子“上癮”。

“知心姐姐”盧勤從不吝嗇誇兒子,不管兒子做什麼,她都誇“太好了”、“有兒子、沒兒子就是不一樣”。

兒子倒茶給她,就算茶涼了,她也會一飲而盡,稱讚道“太好了,正渴着,熱點會更好了”;

兒子學做飯,就算做得不太好,她都第一時間表達很好喫。

就這樣,兒子學任何東西都特別上手,什麼都會做了。

正面信息傳遞越多,越及時,孩子才能產生愉悅的情緒,對下一次學習充滿美好的期待。

3、激勵孩子的行爲

讓TA相信“我真的能行”

兒子五年級時,被老師推選去當班會主持人。

當時一聽說,我第一反應是“你能行嗎,從來沒做過這樣的事”,就是簡單一句話,瞬間讓兒子眼裏的光暗淡了下來。

老師再確認時,兒子選擇拒絕,說自己不會。

直到他很多次做事不自信、唯唯諾諾,我才意識到問題所在:

過分看重結果,沒考慮過程,破壞的正是孩子的主動性。

心理學上有個“自證預言”:人總會不自覺地按照自己的預言來行動,最終讓預言成真。

當孩子受到外界的影響,認爲自己“不會”、“不行”,那他主動的概率會大大銳減,結果也就真不行了。

如果孩子從父母得到的反饋是“我能行”,那他對自己的評價也會正向引導他不斷努力,獲得更大的成長動力。

意識到這一點後,我和老公決定改變對兒子的表達,從根源上讓他意識到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有一次全家人一起出遊,一向習慣做行程安排的老公特地問兒子“想去哪裏”“定什麼酒店”。

剛開始兒子只會說不知道,很是抗拒。

但我和老公一點點引導:這個季節,哪個城市比較適合遊玩,住酒店安排離景區近還是機場近好……

並鼓勵兒子上網搜一下關鍵詞,試試做一份方案對比。

結果兒子真的做了一份簡約版攻略出來,雖然不成熟,但結果是好的。

爲此我幫他覆盤,告訴他比起寫成方案,構思方案的過程更重要,過程對了結果一般不會差。

激勵孩子的努力行爲,會讓他看到自己的進步和成長。

只要他意識到自己能行,有一次、兩次的成功體驗,慢慢會在正向的自證預言中自我完善。

4、強化孩子的榮譽感

改變TA的行爲動機

行爲設計學專家何聖君老師分享過一個兒子“找到”內驅力的經歷。

以前讓兒子寫作文他就犯懶,每次週日晚上,其他作業完成了就剩下作文沒做完。

爲了讓兒子學會寫作文,家裏給他買了大量的作文參考書,有時在旁邊啓發他,都無濟於事。

一次偶然,何老師幫他把一篇好不容易編完的小作文發到網絡社交平臺,併發到朋友圈。

當晚文章備受好評,閱讀量飆升,兒子充分感受到這份“榮耀時刻”。

隨後不久,兒子又陸續發出幾篇文章,完全不需要任何人催逼,自發寫起了作文。

爲此何老師指出,想要在學習場景中幫助孩子將“外部動機”轉化爲“內部動機”,可以爲孩子塑造榮譽感,用這種強烈的情緒觸發孩子的內部動機。

而這,也和“霍森效應”有關。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梅奧教授曾到霍森工廠開展實驗,結果意外發現:

工廠裏的女工發現自己“被關注”到,所以開始加倍努力地工作,用行動來證明自己。

由此可見,這種“被關注”的榮譽感,對提升孩子有着最直接的正向指導作用。

一個正在努力成長的孩子,能在父母、老師瞳孔中找到存在感和歸屬感,TA將有百倍、千倍的改變。

可以的話,把孩子獲得的獎狀,貼在顯眼的地方激勵他,用實際行動肯定他的進步;

將TA在學習中得到的讚許和成就,認真記錄下來,促使他一步步向上;

甚至在TA做的其TA不起眼,但對TA而言卻很重要的事情上,適當放大,讓TA設法把自己最棒的一面展示出來。

孩子的榮譽感,會潛移默化改變他的一舉一動,喚醒孩子生命內力的覺醒。

5、允許孩子做“無用功”

把選擇權交給他TA

還記得《少年說》那個被爸爸撕掉56本小說的女孩嗎?

熱愛文學,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寫小說,寫了30多萬字。

可爸爸不滿她嚴重偏科,理科成績差強人意,聲稱“寫小說耽誤時間”,一口氣把她一筆一劃寫出來的文字全摧毀了。

表面上看,爸爸是糾正她不做“無用功”,然而,過分功利化區分孩子做的事情,不會讓孩子變得更好,只會更糟。

這麼做,很大程度會讓孩子覺得無力做自己喜歡的事,剝奪他的選擇權,打擊他的自主感。

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過一個“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放在孩子身上這麼解讀:

如果孩子能用自己的某一種能力或技能去做事,並有勝任感和成就感,那麼TA的自我效能感會讓TA有足夠的自信和內驅力去完成難度更高的事情。

也就是說,如果女孩的爸爸能夠允許她繼續創作小說,接納她這個愛好、讓她自由選擇學文或學理。

或許女孩在寫小說時擁有的自我效能感,可以幫助她更好地面對學數學時的困難和挑戰,在合適的時候學好數學。

一個做什麼,怎麼做都無法自我決定的孩子,很難有動力去做別的事情,更不可能擁有自我效能感,把熱情真正轉移到有難度的學習上。

允許孩子享受自己真正感興趣、喜歡的事物,即便看似“無用”,但這份主動性和熱情,由此及彼,爲孩子愛上學習搭建起一座穩固的橋樑。

6、作家梅拾櫻接觸過無數在孩子內驅力不足上有擔心憂慮的父母,也見證過無數成功的案例。

在她看來,在關鍵時刻幫助孩子,給孩子創造相信自己能力的機會,就能讓孩子真真切切地相信,他擁有讓自己變好的力量。

整個過程叫精神崛起。

內驅力的點燃也是如此。

孩子的自主感(我是)、聯結感(我有)、勝任感(我能)是前提,父母無條件的愛是關鍵。

給孩子一個溫馨、包容、支持、理解、鼓勵的生長環境,滿足他的底層需求。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自由、自信、自覺地做自己喜歡的事,完成獨屬自己的生命課題。

我是吳美嫺,國家認證三級心理諮詢師,我在貴州貴陽,感謝您的閱讀和留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