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有一趟绿皮火车

文/孑逸


记忆深处,难以忘怀的就是绿皮火车了。

它承载过我青春激昂的时光,尽管坐在车上时间久了倍感无聊。那些记忆还是无法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湮灭的。

上大学时,一个学期坐两次火车,每次都是十七个小时。这段漫长的旅程,就像那些年难挨的时光———每天在盼望着毕业,时间赶快过去,逃离学业生涯。

再坐火车前,大家都会提前准备两瓶水,几桶泡面,还有许多小零食。放在箱子里塞得鼓鼓的。上火车那一瞬,摩肩擦踵,但也是兴奋的,在候车室等待已久的心情,就像即将要破壳的小鸟,仿佛可以立马遨游世界一般。

可坐在车上不一会儿,就会觉得时光难耐,仿佛进行一场漫长且寂寥的禁锢,尤其是春运期间,只能呆呆地坐在位置上。甚至有的座位都没有,只能找一个缝隙站起来一动不动。

车厢内充斥着混杂难闻的气温,在二氧化碳的催化下,更是让人呼吸窘迫。还有一部分人,从沿海地区回西部的农民工,背上一个大包,在提上几只水桶,里面塞满各式各样的建筑工具,如手锤,电线,插板等这些二手物品。他们说是工地上扔了,看着还有用就拾回来。

他们一座就是三十多小时,仅仅只是吃点廉价的泡面,和车上的自来水。一份午餐都舍不得买,含辛茹苦赚了一点钱,留着给家里的孩子上学。

每当在火车上看到这样的一幕场景,心里总是会产生一股无法抑制住的心痛与怜悯。仿佛看到了我的父亲。记得我小时候,他去上海打工回来也是这般揹着沉重的包,装得像一个大圆球。孩童时期对糖果充满渴望的我,以为里面是各种各样的零食。

打开里面是一些杂物。都是父亲在工地上干活用的工具,还有一大堆工地当废物扔了的电线。

火车一路的奔波,尽管疲惫,对工人来说却是希望的引火线。载着他们出发时能给他们赚钱养家糊口的希望,春运回家能带给他们一家团聚的幸福。

一趟趟往复循环的火车,不断给不同地区的人员输送希望的果实。

我每次下火车,都会睡上几个小时。尽管一路可以沿着窗户看风景,但路途的奔波还是会疲惫的。在一觉睡眠过后,经历了一次地域的调换,始终无法安住于当下,老是在自我怀疑,这不是梦吧!

关于火车,总会想起奶奶,她问:“火车有房子那么高吗?里面可以做饭、睡觉吗?”我说不可以,她又问睡觉是如何解决的,我毫不犹豫地回答不可以,偶尔在座位上靠下。

我说;“明年我带你去坐一趟火车,让你感受下坐火车的心情。”

“坐到哪里去呢!”她问。

“去小叔家。”我回答她。

她是一辈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人。从没有离开过那片土地。

火车,对她来说就是一种对外界的渴望,无数次憧憬着火车能载她一程,去体验一次坐火车的幸福感。

等待第二年冬天还未开始,我还没有期末考试,她就一病不起,以为会慢慢好转,我放假回家就去兑现诺言。

可是,她此后就再也没有站起来。

奶奶关于坐火车的想法,犹如梦魇,最后还是没有实现。

尽管现在高铁四通八达,如一张网一样遍布大江南北,出行速度也极为快速,几小时就可以到达目的地,但那些年坐火车的情怀依旧永存心中。

尤其是上学时期对长途绿皮火车幽远、漫长的憧憬,和室友时常谈论毕业旅行要坐火车去西藏,一路从东到西,途径不一样的风景,感受中国的风土人情。坐上最慢的一列火车,三五知己,共话巴山夜雨。这是多么好的感觉啊!

毕业后,大家为了赶上生命角色转化的蜕变,都顾不得旅游这事了。

我们的绿皮火车梦没有实现,奶奶体验火车的梦也没有给她兑现。

人世间的遗憾与圆满总是共存,月有阴晴圆缺,人亦如此。不会事事尽如人意来一个满怀。

也许,遗憾即圆满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