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映潮《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實錄

 餘映潮《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實錄

    時間:2010年10月22日

  地點:湖大附中報告廳

  師:上課!

  生:(齊)老師好!

  師:同學們好!請坐!我們今天來一起學習一篇敘說文,一篇故事。這是一篇外國的作品,先看我們的學習活動。

  (多媒體顯示)主要分三步:第一步,說一說;第二步,品一品;第三步,背一背。

  很簡單。現在進入我們的第一個環節——讀一讀。認識一下字,然後回到課文中去一起讀!“悶熱”,讀!

  (多媒體顯示)悶熱 訓誡 迂迴 邊緣 凝視 啜泣 瘦骨嶙峋 頭暈目眩 小心翼翼

  生:(齊)悶熱 訓誡 迂迴 邊緣 凝視 啜泣

  瘦骨嶙峋 頭暈目眩 小心翼翼

  師:好的。大家看一下訓誡的“誡”字,邊緣的“緣”字,凝視的“凝”,“凝”,鼻音,不是邊音。還有目眩的“眩”,都是大家很容易讀錯的字,很容易寫錯的字。大家再讀一下。“悶熱”讀!

  生:(齊)悶熱 訓誡 迂迴 邊緣 凝視 啜泣

  瘦骨嶙峋 頭暈目眩 小心翼翼

  師:好的!

  (多媒體顯示)說一說——訓練我們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

  怎麼說呢?你要說,這是一篇什麼樣的文章?(多媒體顯示)略讀活動:說一說《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什麼樣的文章。

  角度很多很多,關鍵在於你的想象。我剛纔就說了一種,我說“咱們今天來學習一篇敘說文。”它就是一篇記敘文,它就是一篇故事。那它到底是一篇什麼文章呢?答案不止一個。現在就請大家仔細的想一想,然後就把你的想法旁批在課本上。好,開始吧!

  生:(低頭默讀,做旁批)

  師:好吧!現在我們就來交流看看吧!請舉手發言。哪一位先來?

  生1:(起立)

  師:好!謝謝你!

  生1:我覺得這篇文章雖然先講了一個故事,然而到最後一段的時候,它就借這個故事來說明了一個道理。

  師:嗯。多好啊!這是一篇從一個故事裏面引發出深刻道理的一篇文章。行啊,謝謝!你看她有一個角度了吧!還有誰想來?好,你來。

  生2:我想補充一下,就是這是一篇通過作者回憶童年親身經歷的事情,來用自己的感受再得出一步一步走,最後走向成功的道理的文章。

  師:嗯。角度又不同了吧?這是一篇回憶性的文章。通過作者對自己童年故事的回憶,來告誡大家一個道理。謝謝!繼續來。好,請你來!

  生3:我覺得這是一篇鼓勵大家不要懼怕挫折、勇敢向前走的這樣一篇文章。

  師:嗯。告訴我們應該怎麼樣面對面前存在的的困難,這就是經驗。課文中恰恰有一個詞,“經驗”。好,繼續。請你來。

  生4:作者通過描寫一個小時候的故事,用自己的故事告訴讀者怎樣走向成功。

  師:嗯。你看,他用了一個詞叫“描寫”。我說的是“記敘”,他把它換成“描寫”,這就變了。這篇文章中有很多生動的描寫,因此這是一篇細節描寫很生動的文章。好,請坐。多好的看法!現在需要更多的看法出來,好,謝謝你!

  生5:我覺得作者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還是帶有一種自豪的心理。他當時應該有一種欣慰的感覺。

  師:對,這是一篇回憶自己童年故事的時候,略帶一種自豪、欣慰的情感而寫出來的文章。因爲他畢竟克服了困難。好啦,謝謝!

  讀文章,第一步就要認識它,而且要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它。對任何文章而言,都是這樣。好啦!還有什麼看法?好的,請你來。

  生6:我覺得這篇文章的文體是一篇小說。

  師:噢!這是一篇像小說的文章。好的,實際上呢,它是一篇自己的自敘的文章,但是呢,它的筆法很像小說。有波瀾,有矛盾,而且有故事的高潮。謝謝!看法很好啊!好,請你來。

  生7:我覺得這是一篇父親引導孩子成功的文章。

  師:對啦,這是一篇寫童年故事裏面父親對自己的教導的文章。你看,又發現了一個新的角度。好,謝謝!還有嗎?好吧,請你來。

  生8:這篇文章用了很多心理描寫,它在於告訴我們,不要在你沒做之前就說你不行。

  師:嗯。這是一篇很注意表現自己心理活動的文章。不僅僅只是開頭,心理活動的描寫從文章的開始到故事的結束。這是它表達的一個大的特點。行,我們一起來小結一下。看屏幕!你看,大家說到了吧!

  (多媒體顯示)抒寫“我”童年故事的記敘文——回憶性

  先敘事再述感、層次分明的文章——清晰性

  基本上由“細節”構成的文章——生動性

  敘事的部分寫的波瀾起伏的文章——曲折性

  通過一件小事表現多個人的文章——藝術性

  通過一件事表達生活感悟的文章——深刻性

  師:這是抒寫“我”童年故事的記敘文——回憶性。把“回憶性”三個字批上;好,換個角度,這是先敘事再述感,先有記敘,然後有議論,這樣的層次分明的文章——清晰性。很明顯,這篇文章分爲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敘,第二個部分是議。很大的部分是敘,最後一段是議;這是一篇基本上由“細節”構成的文章——生動性;再變一個角度,敘事的部分寫的波瀾起伏的文章——曲折性。自己到懸崖上面去了,但是下不來。然後爸爸幫助他終於下來啦。故事情節波瀾起伏。本來就不想去,去了之後又下不來;接下來一點我們也看出來了,通過一件小事表現多個人的文章——藝術性。不僅表現了我,還表現了父親,還表現了其他的人,還表現了同學,因此它很有藝術性。不僅僅是表現一個人,而是表現多個人;繼續看,這是通過一件事表達生活感悟的文章——深刻性。剛剛我們的同學都說到了,因此它很深刻,它告訴我們生活的經驗和生活的哲理。

  這個活動大家進行的很好,我要表揚大家。注意,老師要告訴大家的是:看任何文章首先就是要多角度的去認識它。好,現在開始我們的第二個環節,學習活動。

  (多媒體顯示)品一品——訓練我們的品讀能力、欣賞能力。

  話題品一品:精度活動:品一品你閱讀第14段到22段時品味到的精彩之處。

  第14段,哪一段?從哪個地方開始?

  生:(齊)“我從石架向下望……”

  師:對,大家都走啦,同伴都走啦,傑利也走啦,就剩我一個人在懸崖的石架上。好,22段到哪一段?在哪裏?

  生:(齊)“我每次只移動一小步……”

  師:好,對啦。現在我們就先來讀,從第14段到22段。一起來朗讀,大家先來讀給我聽一下。“我從石架向下望,感到頭暈目眩;我絕對沒法向下爬去,我會滑倒摔死的。”讀!

  生:(齊)我從石架向下望,感到頭暈目眩;我絕對沒法向下爬去,我會滑倒摔死的。但是,往崖頂的路更難爬,因爲它更陡,更險。我聽見有人啜泣,正納悶那是誰,結果發現原來是我自己。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暮色開始四合。在一片寂靜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懼和疲乏使我變得全身麻木,不能動彈。

  暮色蒼茫,天上已出現了第一顆星星,懸崖下面的大地越來越昏暗。但是這時,樹林裏有一道手電筒光在照來照去。我聽到了傑利和我父親的聲音!父親用電筒向上照射。“下來吧,孩子,”他帶着安慰的口氣說,“晚飯做好了。”

“我下不來!”我啼哭着說,“我會掉下去,我會摔死!”

“聽我說吧,”我父親說,“不要想着距離有多遠。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辦得到的。眼睛看着我電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看見石架下面的那塊岩石嗎?”

  我慢慢地把身體移過去。“看見了。”我說。

“好,”他對我說,“現在你把左腳踏到那塊岩石上。不要擔心下一步。聽我的話。”

  這似乎是能辦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腳去探那塊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頓時有了信心。“很好,”我父親叫道,“現在移動右腳,把它移到右邊稍低一點的地方,那裏有另外一個落腳點。”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辦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動一步,慢慢向下爬。突然間,我一腳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親一雙強壯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會兒,然後,我禁想不到的是,我覺得自己有一種巨大的成就感。這是我永遠忘不了的經驗。

 師:讀得好!我們再來體會一種讀法——距離感。你們看我是在崖上,父親和傑利是在崖底下。那麼父親要向我說話,就不像平常對我那樣說話。“父親用電筒向 上照射,‘下來吧——孩子!’他帶着安慰的口氣說,‘晚飯做好啦!’‘我下不來。’我啼哭着說,‘我會掉下去,我會摔死。’”把它試一下,各自讀一下。不 要集體讀,但是每個人都要讀。“暮色蒼茫,”讀!

  生:(低聲各自讀)

  師:好!再換一種讀法。自豪、興奮。第22段,“我每次只移動一步,慢慢爬下懸崖。最後,我一腳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親強壯的手臂中。 我先是啜泣了一會兒,然後,我產生了一種巨大的成就感。這是我永遠忘不了的經驗。”好吧,一起來試一下。“我每次只移動一步”讀!

  生:(齊)我每次只移動一步,慢慢爬下懸崖。最後,我一腳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親強壯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會兒,然後,我產生了一種巨大的成就感。這是我永遠忘不了的經驗。

  師:我建議大家把“這是我永遠忘不了的經驗。”這個“驗”字改成“歷”,“經歷”。人家的原文就是這樣的,咱們這個教材把它弄錯了。你看, “經驗”是後面的議論,這裏作者記敘的是“經歷”。“我產生了一種巨大的成就感,這是我永遠忘不了的經歷。”我們查原文就會知道,人家寫的是“經歷”。所 以說,這篇課文其實是可以用兩個詞來概括的,前部分是“經歷”,後部分是“經驗”。大家把“經歷”和最後一段的“經驗”圈下來。

  生:(提筆圈詞語)

  師:好吧,我們現在繼續的沉思默想,這一部分,它的精彩之處在哪裏?它哪一處很精彩?先每個人獨立的思考,然後同桌之間再小聲的交流。先是思考,再是交流。開始吧!

  生:(低頭看書,思考)

  師:好的,同學之間、小組之間可以互相地交流了。

  生:(熱烈的小聲交流)

  師:多好的氛圍啊!現在把你的見解告訴大家吧!

  生1:(舉手)

  師:謝謝!請你來!

  生1:我覺得環境描寫的比較好,就在15自然段和16自然段。它先說“暮色開始四合”,然後又是“一片寂靜”。這就說明是晚上天黑的時候。本來作者內心就很恐懼了,然後又是一片寂靜,他一個人在那個懸崖上,就更顯出害怕。

  師:對!環境的描寫是爲表現人物服務的。“暮色四合”啊,“暮色蒼茫”啊,“天漸漸的黑下來了”。環境的描寫就表現了內心的恐懼。因此,妙就妙在環境的描寫,很能夠表現人物當時的處境。好,謝謝!很好的發現。好,請你來!

  生2:第14段和第22段講了兩個“啜泣”,這兩個“啜泣”意思是不相同的。第一個“啜泣”是說明作者有一種害怕和怨恨,怨恨同伴丟下自己, 也怨恨自己爬不下去。而後面一個“啜泣”則表現出自己很驕傲、自豪,一種成就感。這兩個“啜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加的突出他後面巨大的成就感。

  師:嗯。分析的多好!第一個“啜泣”是一種幻覺,寫自己在哭,但他還以爲是人家在哭。第二個“啜泣”,一種欣慰、激動。好,謝謝!繼續,好,請你來!

  生3:第17段“我下不去!”我哭着說:“我會掉下去,我會摔死!”因爲前面有環境的交代,天色已經暗了下來,周圍環境也是越來越黑了,加上 現在越來越害怕,之前也弄不清楚是誰在“啜泣“,所以已經達到了一種精神恍惚的狀態,因而現在即使是他最喜愛的、最親近的爸爸叫他下來,他都沒有足夠的勇 氣下去。這就更突出了他後面的成就感。

  師:對,他不斷的說話,“我下不來,我會掉下去,我會摔死!”因爲爸爸來了,所以他就一股腦兒的把自己的恐懼全部說出來了。好,謝謝!好,請你來。

  生4:第17到20段的語言描寫很突出。從他和父親的交流,父親一步一步的引導他怎麼去爬下來,然後他一點一點的慢慢去領悟這種走法。當他一步一步走下來的時候,回頭去看,其實這是一種很大的進步。這裏的語言描寫通過他與父親的對話完整的表現了出來。

  師:對,用對話的描寫表現故事的過程,用對話的描寫表現人物的性格。這裏面的對話描寫多麼值得品味啊!我們看見了一個多麼好的爸爸啊!好,謝謝。請你來!

  生5:第18至21自然段中,細節描寫很好。爸爸說“下來吧,孩子。晚飯做好了!”這句話表現了爸爸在運用巧妙的方法使“我”克服困難。

  師:嗯,這個很重要。我希望你們還要品析這位爸爸剛開始說的話,“下來吧,孩子。晚飯做好了!”極爲巧妙。好,請坐。好吧,繼續發言吧!好,請你來。

  生6:第21段中開始說“我頓時有了信心”,後來又說“我的信心大增”。這說明我一次又一次地戰勝了困難。

  師:對。在父親的指導下、安慰下,感覺到克服困難有信心了。好,謝謝!好,請你來。

  生7:19段和22段都用了“慢慢”,這就體現他非常的膽小,這就反襯出他後來從懸崖上下來的那種巨大的成就感。

  師:對。他“一腳踩在崖下的岩石上。”前面是慢慢的,慢慢的,下到最後,就興奮了,一腳就踏下來了。所以這種描寫都極有層次。好,謝謝!繼續。好,請你來!

  生8:課文中說這個石架很陡、險,這就說明他從石架上爬下來很困難,而且他自己也覺得很難克服。

  師:但是終於下來了。所以寫石架很陡,寫自己困在懸崖上,也是爲表現後來自己的成功服務的。那麼,這個故事是在一個暮色蒼茫的時候,在一個很陡的懸崖上,把人物放在那個上面來表現的。好,謝謝!好,請你來。

  生9:18到21自然段父親的語言描寫很好。“下來吧,孩子。晚飯做好了!”這就說明語氣很親切,很容易讓人接受。因爲父親的鼓勵,所以最後才成功的。

  師:對。“你能辦得到的!”其實父親也很緊張,但是他說“晚飯做好了!”貌似不緊張,給孩子一個輕鬆的環境。假設有一個父親,有大量的父親會 是這樣說的:“你這個傢伙,怎麼跑到那上面去了?”是不是?你看,這一對比就發現了,父親說“下來吧,孩子。晚飯做好了!”多親切啊!他就知道孩子這個時 候很緊張。好,還有嗎?好,請你來。

  生10:15段和21段形成對比。15段中說“在一片寂靜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懼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動彈。”而21段中說“我父親叫 道,‘現在移動右腳,把它移到右邊稍低一點的地方,那裏有另外一個落腳點。’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辦得到的。’”這就說明在我爬下懸崖的過 程中,父親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也說明了他下來後體會到的巨大的成就感。

  師:對。而且整個過程給我們的是一種驚心動魄的感覺。好,謝謝!好,請你來。

  生11:我覺得第14段的心理描寫很好。“我絕對沒法爬下去,我會滑倒摔死的。但是,往崖頂的路更難爬,因爲它更陡,更險。”而且我還覺得 14段到22段中間的景物的烘托、視覺的描寫很好。他看到崖頂陡,因而產生了恐懼感。在他真實的往下走的時候,他應該在心裏邁了很大一步。

  師:對。從覺得“更陡、更險”到“頓時有了信心”。“我能辦到。”這是巨大的飛躍。這就是在極短的時間內的成長的過程。好,謝謝!你看,我們品到了多麼精彩的地方,這就是讀書啊,這就是品析,這就是欣賞。好,還有一位同學,請你來。

  生12:第21段“這似乎能辦得到,”到“我能辦得到。”這裏作者把他認爲的大困難化成小困難了,然後把小困難再化成沒有,作者從而取得了戰勝困難的方法。

  師:對。你們看,“小心翼翼的伸出左腳”,這個“伸”字,“去探那塊岩石”,“探”字,而且後面“踩”字,用的多麼準確。好,請坐下!

  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精彩之處。基本上都被我們品味出來了。老師再小結一下啊!

  (多媒體顯示)精彩在用順序的手法記敘故事的發展,脈絡清楚,層次分明。

精彩在於暮色蒼茫的場景中表現人物。

  精彩在心理感受的描寫貫穿“始終”。

  精彩在語言的描寫成功地表現了父親的形象。

  精彩在每一處的細節描寫都非常生動。

  精彩在僅僅只用一筆就表現了傑利的形象。

  精彩在文章由衆多的小段組成。

  精彩在用“經歷”一詞簡潔地概括了整個故事。

  師:精彩在用順序的手法記敘故事的發展,沒有插敘吧,也沒有倒敘吧。一個環節、一個細節的寫下來。因此,脈絡清楚,層次分明;精彩在於暮色蒼茫的場景中表現人物。這句話很重要,一個場景。凡讀故事性的文章,凡讀小說,都要注意場景;精彩在心理感受的描寫貫穿“始終”,而且形成鮮明的對比;精彩在語言的描寫成功地表現了父親的形象。一個很會幫助孩子的父親,很懂得孩子心理的父親;繼續看,精彩在每一處的細節描寫都非常生動。你們看着若干個段落,沒有哪一個細節不是寫的很生動的。雖然語言很平實,但是很生動;精彩在僅僅只用一筆就表現了傑利的形象。(笑)有一點我們沒看出來,父親是誰帶來的啊?

  生:(齊)傑利

  師:對。你看前面有一段。“孩子們都走了,傑利看來好像有點不放心,但還是和大家一起走了。”這個裏面就有值得品味的地方。“噢,果然,傑利出現了。原來父親是傑利帶來的。”僅僅用一筆就表現了傑利的形象,太妙了;精彩在文章由衆多的小段組成。這句話好像看起來不重要,其實有位作家他說,如果他要訓練中學生寫文章,就訓練他們寫小段結構的文章。因爲它們富有詩意,很好看,不是一大塊的表現在書本上或是作文本上;還精彩在用“經歷”一詞簡潔地概括了整個故事。就是我剛纔要你們改過來的地方,“這是我永遠忘不了的經歷。”用“經歷”一詞概括了整個故事,也是很妙的。“經歷”這個詞呢,再加上我們剛纔品的兩個“啜泣”,還有幾個動詞的使用,等等。這個裏面的妙處是很多的。

  好,謝謝大家的努力,這次的課文品析非常的成功。繼續來,背一背。

  (多媒體顯示)背一背——訓練背讀能力,增加語言積累。

  師:你們一定會知道要背哪個地方。背哪裏呢?

  生:(小聲)最後一段。

  師:最後一段,是嗎?對。開始背吧!

  (多媒體顯示)背一背——背讀活動:背誦課文最後一段,體會文章敘議結合的寫法,體味這一段中的人物心理。

  生:(大聲開始自由背讀)

  師:好的,我們一起來讀吧!“我曾屢次發現……”讀!

  生:(齊)“我曾屢次發現,當我以爲看到前途遙遠以致灰心喪氣時,我只要想到很久以前我在一座小懸崖壁上所學到的經驗,我便能應付一切。我提醒自己說,不要想着遠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於那最初的小小一步,走了這一步後再走下一步,直到抵達我要到的地方爲止。這時,我便可以驚奇而自豪地回頭看看,自己所走過的路是多麼遙遠。”

  師:多麼精彩的表達啊!在這“岩石”這個詞就不是真正的岩石了。他說“不要想着遠在下面的岩石”,這就指的是生活中的困難。然後他克服了困難,他就會想,自己走過的路是多麼的遙遠,他是驚奇而又自豪的回頭看看。所以這個小段表現了這篇文章敘議結合的結構,同時,給我們深刻的生活的道理。

  好,一起來回顧一下我們今天的學習。

  (多媒體顯示)我們今天實踐的是文章的一種基本的讀法:說一說,品一品,背一背:略讀,精讀,背讀。略讀是說一說,精讀是品一品,背讀是背一背,積累好的語言材料。

  好,同學們辛苦了,我們休息一下。下課!

  生:(齊)老師再見!

  師:同學們再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