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事兒的基石,是什麼?

有人連續公開寫文章才3天,就開始納悶兒自己爲啥還沒漲粉;有人跑步才累計10公里,就希望自己瘦成一道閃電;有人早睡才兩次,就認爲皺紋應該減少;有人早起才一週,就覺得世界該反饋自己一個大驚喜……

這,說的是我。

當然,可能也是你。

不想白來這世上一遭的人,總是想成事兒的,可爲什麼很多人都成不了事兒呢?

無非是,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喫等死。

在考究了一些做出很了不起成績的人之後,大致可以知道,能成事兒與不能成事兒的差別,可能只在於以下幾方面:

1.是否有強烈的成事兒願望

一直很喜歡那句廣告詞:你知道自己要去哪裏,全世界都會爲你讓路。成事兒的願望足夠強烈,才調動得了自身、周圍所有的力量,共赴目標。

2.是否能以年爲單位籌謀、以分爲單位做事

有位經濟學家說過,很多人都高估了一年能做成的事情,而低估了十年能達成的目標。

一個人時間的顆粒度——日常計時單位的大小及日程安排密集程度——很大程度上能說明這個人成事兒的可能性。

若以十年爲期,以每年爲階段,以每季度、月爲刻度,又以分爲基本單位去努力,大概不會出現三五天不見成效就焦慮的現象,人就會更有定力。

某知名企業創始人說,很多人認爲zhan爭的關鍵在於拼sha,實際上等待和煎熬纔是常態。明瞭這一點,會更能耐得住寂寞。

3.能否做到高效、可怕的勤奮

實際上,一般人的努力程度,真的遠達不到拼天賦的程度。潤米諮詢創始人劉潤,常年工作到夜裏11點睡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全年無休,在他看來,996相當於休假。美團王興說,很多人都喜歡週末,但有人喜歡是因爲可以休息了,另一些人喜歡,則是因爲可以趁別人休息時超過其他人。

4.是否深諳“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衆所周知,金庸和瓊瑤,共同特點就是高產。金庸巔峯時期每天一篇明報社論、一篇連載武俠小說,十幾年不間斷;瓊瑤一生寫了67本書和數以百計的劇本。

5.能否持續提供價值,不求回報

有隱退的高人給某知名餐飲企業支招兒:人生的價值在於提供服務,賺錢,只是順便的事。大道至簡,高見,不過如此。

就我有限的人生經驗和淺薄的認知來說,上述5個方面,幾乎可以拼成一個人成事兒的基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