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我與有我

把一顆糖放進水裏,糖不見了,水裏卻處處有糖,“無我”就是處處有我,與萬物同在、融爲“一”。如果把糖包起來放進水裏,糖雖依然存在,卻不是與水相融、處處存在,“有我”就是處處無我,與萬物有別、分爲“二”。

這就是辯證思維,無我就是有我,有我就是無我。如果把“我”看得太重,就容易形成二元對立,既放不下自己,也容易被外在所影響,進入對自我的執着中。當打開自我看到更多人的時候,也就融入了更大的空間,“我”也就無處不在了。

在工作中,有的人經常處於“有我”的狀態,我只負責我的工作,我職責之外的東西我不管。對我有利的我就幹,對我不利的我不幹。這就是有我,處處首先想到我,心中只有我,也就是比較自私。和單位同事們的關係,不容易被大家認可,甚至經常發生衝突矛盾,讓自己與大家不能融爲一體。

有的人過度無我,不敢拒絕,即使掏空自己,也不好意思拒絕別人的要求,怕影響人際關係。這種人自我太弱小,不敢表達自己的需要,在付出的背後有交換的需要,目的還是爲了有我。當自己過度付出卻得不到時,就會感到非常痛苦。有的家長沒有自我,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孩子的獨立自主,容易過度包辦代替,把自己累得要死,卻剝奪了孩子成長體驗的權利,障礙了孩子的成長。

真正的無我,首先要愛自己,在自己足夠好的基礎上,才能無我的愛別人。在工作時,首先把自己份內的工作幹好,當需要爲他人付出時,熱心的幫助他人。

比如有人向你借錢,你如果自我強大,你首先得需要自己有,並且你借出去的錢,一旦要不回來,你能夠承受得了,然後再決定是否出借、出借多少。如果你自我不夠強大,不好意思拒絕,甚至掏空了自己借給對方。當你需要對方幫助時,對方說幫不了你,你就會很受傷,你覺得你對他那麼好,他也應該同樣對你這麼好,這就是你的交換。

如果你的自我還不夠強大,你就好好的愛自己,如果你的愛已經很滿了,再流出來的愛就是多着的,就會無條件的愛別人,這時你真正進入了無我的狀態。看似是奉獻,實則是擁有更大的格局、胸懷和心境的體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