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並不姓孔

孔子祖先不姓孔,是姓‘’子‘’,

爲什麼說他姓子呢,他是殷商貴族的後裔。大家知道夏商周,夏王朝是‘’姒‘’姓,殷商是‘’子‘’姓,而周是‘’姬‘’姓。

大家都知道周文王叫姬昌,周武王叫姬發,對中國文化影響最重的是周公,叫姬旦,人稱周公旦。

殷商王朝,貴族是‘’子‘’姓,周王朝推翻殷商王朝之後,採取了分封諸侯,把自己的親戚、功臣,都分到各地做官。

不僅封自己的親屬和功臣,甚至把前朝對新政權有好感的人,也進行分封。

你像紂王的叔叔箕子,因爲有功,所以就把箕子封到了朝鮮。

所以現在韓國人總跟我們爭奪文化遺產。

他們說‘’儒‘’是韓國的,因爲是箕子的封地,他們還說孔子也是他們韓國人。

其實就是因爲有那麼一段歷史,他們才斷章取義的。

不僅封了箕子,還封了紂王同父同母的平民哥哥叫微子啓。

但是,中國封建社會,有着很嚴格的制度。微子啓,母親生他的時候,還不是王后,生的孩子雖然是老大,他也不尊貴。

但是紂王出生的時候,母親已經被封爲王后了,這個時候生的孩子就極其尊貴了,所以後來紂王就接班了。

微子啓雖然沒有接上班,但他是一個很賢良的人,他看紂王荒淫無道,他就歸隱了。

新王朝建立之後,也把他找出來了,就把他封到了今天的中國河南商丘一代,就是中國古代的宋國。

微子啓受封之後,雖然是自己的封國,也沒有去繼位。

後來他的這一祖羣的領頭人,就做了諸侯國的國君。代代相傳,傳到第五代的時候,有一個出了五服的大臣。

因爲乾的很好,宋國的國君就說,看你這麼優秀,你又很邊緣了,你乾脆另立姓罷。

這是中國古代開宗立祖,是一件很榮耀的事情。

可能是因爲地緣的關係,也有可能是官制的關係,這個人就姓了‘’孔‘’,叫孔父嘉。

這是孔子的第一代祖,也有人說,他姓孔與他的身材有關。

因爲孔是高大威猛的意思,這個人一定是人高馬大,相貌堂堂,所以他家的後代基因,個個都是大塊頭。

孔子就是大高個,要用當時的魯制來換算,孔子身高兩米二。

孔父嘉作爲孔家的第一代人,他在宋國做到了大司馬,是個高官,但是後來出事了。

有一個和他同朝爲官的太宰叫華督。本來兩個人都在宋國爲官,關係也比較密切。

有一次,孔父嘉請華督到自己家裏喫飯。

結果喫飯的時候,孔父嘉的媳婦出來接待,這一接待就出事了。

因爲孔父嘉的媳婦很漂亮,一下子就被華督給看上了。

華督說,這輩子最大的理想,就是怎麼把你媳婦變成我媳婦。

結果通過多種手段,終於把孔父嘉害死了,把他的媳婦佔爲己有了。

西方人研究,孔父嘉的媳婦就是和華督私通。

在我們的文獻左轉裏邊,對孔父嘉的媳婦也有描寫。就用了三個字,說這個女人美、而、豔。

孔父嘉一死,孔家人在宋國就呆不下去了,於是就流浪。

等到了孔子父親這一代,他的父親在家排行老三,叫孔紇,也有人叫孔梁紇。

平時史記裏就把他稱之爲叔梁紇。孔子的父親是個軍人,立過戰功。

有一次他和戰友攻城的時候,前邊的部隊衝進城之後,城門就要落下來了,想把這支隊伍分成兩截,然後消滅他們。

就在城門將要落下的時候,正好叔梁紇就趕到了城門下,他雙手用力,就把城門給拖住了,然後掩護戰友撤退,這就立了軍功。

就被封到了現在離曲阜三十里地的鄒城,做了鄒城的地方官。

孔子父親娶了個媳婦,生了九個孩子,全是女孩,過去都要傳宗接代,沒辦法,就納了個妾,就生了個兒子。

但是,這個兒子又有毛病,小兒麻痹,這是老大,就叫孟皮。這就是孔子同父異母的哥哥。

因爲是妾生的,又殘疾,所以叔梁紇覺得還不行。這個時候媳婦也去世了,又想娶妻。

這個時候,叔梁紇年已近七十了。這在古代成了一個大新聞。

後來這件事就傳到了一家大戶人家,姓顏,老顏家四個女兒,小女兒叫顏徵在。

姐幾個在家裏一邊幹活,一邊聊天,就說到叔梁紇都那麼大歲數了,還娶媳婦。

說爲什麼要娶媳婦呢,因爲想給自己留個後。

顏徵在當時還不到二十歲,非常善良,她說,叔梁紇他是個英雄,咱不能讓英雄沒有後呀。

她說,如果別人不嫁,那我就嫁給他。就這樣,顏徵在還不到二十歲,就嫁給了將近七十歲的叔梁紇。

因爲老夫少妻,在中國社會不和禮制,被稱之爲野合。司馬遷在史記裏邊就是這麼記的。

於是,夫妻倆就到曲阜附近一個小山丘,叫尼山,到那裏去禱告,求山神幫忙,賜給一個兒子。

結果,顏徵在還真懷孕了,就生了個男孩,就是孔子。

因爲是禱告尼山,是尼山山神賜給的孩子,爲了紀念這件事,尼山又是小山丘,給孔子起名叫孔丘。

因爲是排行老二,孟仲叔季,他就範仲,爲了紀念尼山,所以又叫仲尼。

我們在課文裏有時候就看到,孔子名丘,字仲尼。就是他名字的來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