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重九老来乐同款二首

《七律》同款二首

(一)

七律.双节老来乐


作者/海煦


九重九日欲寻安,

赏菊驱车上古原。

路树飞红欢国泰,

涧溪流响沁诗魂。

鹤鸣松顶迎风爽,

蜂舞枝间品桂樽。

山里多娱清气足,

老来有乐敬天恩。


2022.10.03

壬寅年秋月.西安

国庆、重阳节双节相遇。



(二)

七律.重九老来乐


作者/海煦


适逢重九欲寻安

采菊驱车上古原。

野树黄花消薄雾,

涧溪流水沁诗魂。

鹤鸣松顶迎风爽,

雀跃枝间品桂喧。

山里多娱清气足,

老来有乐谢天恩。


(平水韵.押元韵)

2022.10.03重阳节

壬寅年秋月.西安



评点:

首先,肯定地说,这两款诗都是典型的叙事诗。我们现就它的立意以及“起承转合”来加以评论。

一、立意不同:

立意,也就是一首诗应该有的中心思想,简言之,就是你要说什么,表达什么,写什么的意思。

叙事背景略有不同,一个以双节为背景(重点在国庆节和重阳节的节庆气氛);另一个单纯写重阳节(重点是感叹抒情,感怀、感恩)。

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7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将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全国法定的"老年节"。

参赛作品要求只写重阳节或者老年节,那么后一个会更好一点。国庆和重阳节在一起毕竟是一次偶然,就诗文表现的广度来看还是应该选择第二首。

反过来,如果是做为国庆应景诗,无疑应该选择第一首更贴近场景。

二、两款律诗的用词不同:

(一)首联:

第一首,首句第一联用了两个“九”以重字出现,点明这是一个“重阳节;“寻安”是这次出行的意图;“赏菊”、“驱车”、“古原,本律诗在“起”的这个环节上基本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交待了个清楚。

第二首,去掉了重字“九”,也是直奔主题,但是用了“采菊”等词,显得更活拨,表现出了更多的参与性。

(二)颌联:

再看第二联颌联:这是两款律诗区别的重点。

第一首:

路树飞红欢国泰,
涧溪流响沁诗魂。

这里用了:路树、飞红、欢、“国泰”表现出道路两侧树木红旗飘飘的庆“国庆”的节日气氛,对应即对仗句分别用“涧溪”、“流响”、“沁”、“诗魂”,表达出诗人被沿路风景所感染的喜悦和诗情由此而迸发状态。

第二首:

野树黄花消薄雾,
涧溪流水沁诗魂。

因为题材的要求,重点在重阳节上,关于“国庆”的内容就不做描写。

以风景的描写为重点,那么诗人看到了什么呢?有“田野”“树木”“黄花”;一个“消”,一个“薄雾”透露出这是一个清晨,一个有着雾气的秋季,对首联也是一个补充。

为了对仗,第四句“流响”改成了“流水”。其它内容同第一首。

(三)颈联:

第一首:

鹤鸣松顶迎风爽,
蜂舞枝间品桂樽。

第二首:

鹤鸣松顶迎风爽,
雀跃枝间品桂喧。


第一首和第二首差别不大,一个用了“蜂舞”“品桂樽”;

一个用了“雀跃”“品桂喧”等,渲染和应衬出游人的愉悦心情;并且一个“桂”字的出现,依然紧紧扣着主题。

(四)尾联:

尾联,该“合”了,首尾得呼应。首句的意图是“寻安”,那么通过这次的出游,找到了吗?,这时我们应该给个交代。

第一首:

山里多娱清气足,
老来有乐敬天恩。

第二首:

山里多娱清气足,
老来有乐谢天恩。

两款差别不大,诗人以及同行之人对此次出游非常满意 心情愉悦,感恩之心油然而生,感谢国家对老年人的关爱跃然纸上。



                  ———海煦.后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