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卷的對立面不是躺平

澡花一朵朵,想法一堆堆。

今天,小澡哥和大家分享一個觀點:內卷的對立面不是躺平。

“內卷”“躺平”是過去兩年多來中國社會流行的兩個網絡詞彙。“內卷”已經擺脫了社會學專有名詞involution的原有內涵,我們在生活中所使用的“內卷”“卷”的意思其實是“過度競爭”。比如:現在教育內卷太嚴重了,小學一年級語文不教拼音直接學寫字,數學不教識數直接背九九乘法表,英語不教字母直接念句子。“躺平”是放棄競爭,心安理得、舒舒服服地活着。比如:太累了,不捲了,徹底躺平。一般認爲,“內卷”和“躺平”是一對反義詞。其實,“內卷”的對立面不是“躺平”。

我們在生活中,都會遇到這樣兩個問題:怎麼做才能不內卷,不和別人進行老鼠賽跑般的競爭和無謂的比較?我們作爲一個資質平平的普通人,如何才能過好這一生?

我們通常認爲“內卷”的對立面是“躺平”。但是,當我們真的用“躺平”去對抗“內卷”的時候,就會進入這樣一種狀態:卷又卷不動,躺又躺不平。無論我們用過度競爭的方式去生活,還是用徹底放棄競爭的方式去生活,都不能消除精神上的內耗和心理上的焦慮。只要你想着跟別人競爭,想要出人頭地,用外在的標準去衡量自己或者子女的生活,要比別人過得更好,不能做到甘於人後,就會很容易進入“卷又卷不動,躺又躺不平”的狀態。很顯然,這種狀態會讓我們感到不愉悅、不開心、不舒服。

一個處於嚴重內卷狀態的人,是做不到放棄努力掙扎、直接感受到心安理得、內心平和的。只要用對抗性的心態去面對內卷,就不能夠做到直接躺平。因爲治療“內卷”的答案不是“躺平”,“躺平”的對立面也不是“內卷”。學過管理學的人可以聯想赫茲伯格的“激勵因素”和“保健因素”。“激勵因素”是與工作本身直接相關的因素,比如工作中的樂趣、挑戰性、滿足感等,有了“激勵因素”,可以讓員工“滿意”;缺少“激勵因素”,員工會“沒有滿意”,但不會出現不滿意。“保健因素”是與工作條件、工作環境有關的因素,比如薪酬、上下級關係、食堂、班車等,有了“保健因素”,員工就會“沒有不滿”,但不會滿意;缺少“保健因素”,員工馬上就會“不滿意”。

在小澡哥看來,治療“內卷”的最佳答案是“創造”,即創造性地活着。當我們放棄對抗性的心態,滿足自己內心的渴望,找到真正讓自己心情愉悅的感覺,而不去和別人比較,也不去追求某種大家都認可的標準(比如掙很多錢、住大房子、孩子的學習成績等),而是通過“好好生活”讓自己獲得內心的平靜。你可以去做自己真正喜歡和熱愛的事情。比如,你熱愛寫作,你就可以每天寫上幾百上千個字;你喜歡攝影,你就可以去拍自己喜歡的照片;你喜歡做飯,就可以給自己和家人做可口的飯菜。這份喜歡和熱愛可以給人以“好好生活”的精神動力。唯有如此,才能做到“卷又卷得動,躺又躺得平”。

尊重自己內心的感覺,找到自己內心的熱愛。這份感覺和熱愛是一個人的精神生命。只有屬於自己的個性化感覺,纔是屬於自己的精神生命。當我們尊重自己的感覺,去追求內心的熱愛的時候,纔算是活出了自我,找到了自己的精神生命。當我們實現這份感覺的時候,就是在“創造性地活着”。這時候,就是在“做自己”。不管是在工作(學習)還是在生活中,只要是“做自己”,就是在酣暢淋漓地活着。這時候,即便是晚上睡覺,也可以一覺睡到天亮,甚至連夢都沒有,這纔是大家期望的“躺平”狀態。

可見,“創造性地活着”纔是對抗“內卷”、舒舒服服“躺平”的正確打開方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