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归处是敦煌》摘录+感悟

1、无论做任何事情,研究或是教学,都把自己的生命融入进去,和自己所做的事业融为一体,在自己所做过的每一件事情中,让个体生命不断得到新生和升华,而自己也从中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在莫高窟这样的自然环境里,我常常会想到李商隐的一句诗:“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夕阳还是那样的夕阳,只是人已不再是昨日之人,有多少人早已消失在历史的苍茫之中。人其实是很渺小的,人的一生中能做的事情非常少,我们都只是过客。

3、过去的已经不能再追回,未来根本不确定,一个人能拥有的只有现在,唯一能被人夺走的也只有现在。如果懂得这一点,就不能也不再会失去什么了,因为本来就没有拥有什么。任何一个人,过的只是他现在的生活,而不是什么别的生活,最长的生命和最短的生命都是如此。

4、有人问我,人生的幸福在哪里?我觉得就在人的本性要求他所做的事情里。一个人把找到的自己活着的理由,有意义地活着的理由,以及促成他所有爱好形象来源的那个根本性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可以让他面对所有困难,让他最终可以坦然地面对时间,面对生活,面对死亡。所有的一切必然离去,而真正的幸福,就是在自己心灵的召唤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那个自我。

5、每一个临摹壁画的莫高窟人,都有一种心定神闲的气质,大概和他们常年的“修行”不关系。艺术家收藏起自己的“个性”,忘我地体悟千年画师们落笔时的心灵节奏。在排除一切杂念和我执之后,通过日复一日的练习,将古人的技巧运用自如,最后把古人的方法变为自己的创造。临摹,其实就是一场去掉我执和忘念的修行。

6、与互联网时代快速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完全不同,敦煌的保护工作总是在一寸一寸中推进,要把那在时光中逐渐变得模糊的壁画,一寸一寸的从不可挽回的命运中拯救出来。洞窟外老一辈莫高窟人栽下的白杨不知不觉已经高耸入云,而敦煌的保护和修复工作还将继续他缓慢的节奏。但是我想,也许没有了这种慢节奏,整个时代将会变得很肤浅。

7、基础研究就是学术的基础工程,是地基。地基,必须要打牢,否则都是空中楼阁,是建在沙丘上的。但问题是,现在谁都不愿意给别人打基础,都不愿意给别人做嫁衣裳。

8、一个人也好,一个学科也好,一定要在自己已有的优势和基础上,继续往前走,不能离开原来的基础。在争取开拓性研究时,我们也不能离开原有的基础。

9、学术研究绝对不能只看数量。

10、人活的是一种精神,虽然有的人可能觉得这个很虚,我不是说物质就全部可以不要,但是精神还是最重要的,是决定性的。因为只有有了精神,才能有创造物质世界的可能。几十年的战争浩劫,几乎使国家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因为有精神的力量,就有创造新世界的可能。

11、我觉得世界上有永恒,那就是一种精神,不管你是西方人,还是中国人,是大人还是小孩儿,是教授还是普通人,人都应该有种精神。为什么说精神比物质更重要?物质坏了可以再造,精神坏了就无药可救了。抗战为什么会胜利?论物质和枪炮,跟人家无法相比。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就是坚决不当亡国奴,大家齐心协力让中华民族坚强地屹立在东方,我想这就是精神力量的胜利。我们国家要发展,就靠这个精神。我们还得有这么一点精神,始终有这么一种精神,这个国家才有希望。


还有顾春芳写在后记中的一段话:

在樊锦诗的身上,呈现着一种少有的气质,单纯中的宁静,宁静中的高贵,深沉中的甜美,当我这样感觉她的神气的时候,我发现这正是我面对敦煌壁画时候的关于美的体验。壁画穿越历史的美,那种沧桑中的清雅和灿烂,在这里以一种奇妙的方式渗透在一个人的气度之中。她的高贵而来自她思想的严肃,庄重和纯正;而那种深沉也许而来自长年的关于文物保护的忧思,来自她对莫高窟这一人类绝无仅有的宝库的现在和未来的强烈责任;而她的童真,年届八十却依然如少女一般纯真的笑容,是伟大的艺术和神圣的使命所赋予她的那种安宁和静谧的心灵所造就的。

她一生的成就都源自她的心,她一生最高的成就就是她的心!


感悟:

从书柜中拿出这本书的时候,第一眼我就被这本书的封皮上,樊锦诗老师的笑容所深深打动,她是那种深邃的美,柔和的美,慈祥的美,那双眼睛仿佛可以洞穿一切,充满睿智。还是那种可以无数次端详菩萨的感觉,说真的,这毫不夸张。我不是佛教徒,也不信仰宗教,但我为什么能把她和佛联系到一起呢?或许是樊老师58年来日日看着佛,日日看着壁画,心中时刻所想、所念、所牵挂的就是那些壁画,就是敦煌,就是敦煌莫高窟这壮美的人类遗产的保护,所以她,在无形之中,也成了佛一样的眼睛,佛一样的面庞!

从前对莫高窟只是一个很肤浅的认识,直到看完这本自传,与其说是她个人的自传,不如说是在写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几代莫高窟人用生命去诠释的什么叫“坚守大漠、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

看完书以后,意犹未尽,又搜索了樊老师的“开讲啦”视频,几十分钟的讲解里,她只字未提自己的55年(2019年录制)坚守,只字未提为莫高奉献的点点滴滴,而是从头到尾都在介绍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向大家普及莫高窟的知识。她一定是把敦煌和自己融为一体了。有人说您想对年轻时候的自己说什么呢?她说:“如果有来生,我依然会说,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

我想樊老师是一代代莫高窟人的其中一个缩影,他们奉献、无我,把莫高窟融入生命,正是因为有他们这样的大爱,才能让我们看见现在的莫高窟,从筚路蓝缕的艰苦奋斗迎来如今敦煌事业腾飞的巨大变迁,莫高窟,走向世界!你们的坚守,值得!

从此再看莫高窟,在欣赏壁画的同时定会多一份对你们的仰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