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之邦、魚米之鄉”-紹興—浙江篇(2)

       我讀過魯迅小說和雜文,魯迅先生的故鄉就在紹興, 懷着對魯迅先生的崇敬,決定去紹興。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紹興,簡稱越,春秋時期越族人以紹興爲都城建立了越國,戰國時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大敗吳國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裏。這座具有2500多年悠久歷史文化名城,著名文化古蹟特別多,蘭亭、禹陵、魯迅故里、沈園,王羲之等名人故居都在這裏。紹興已成爲集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名士之鄉爲一體,享有“文物之邦、魚米之鄉”美稱。現在紹興以其厚重歷史文化,特別是魯迅故里,打造爲旅遊城市,吸引八方遊客。

       1、魯迅故里

        魯迅是五·四新文化運動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奠基人,我國第一篇現代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就是魯迅先生創作的。魯迅對中國五·四運動後的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少年閏土】【阿Q正傳】【孔乙己】等多篇文章收錄在中小學語文教材中。魯迅在紹興度過了少年時代,直到17歲外出求學。故鄉紹興已融入到魯迅生命中,【朝花夕拾】爲代表的散文,經常出現百草園、三味書屋、魯鎮街景、紹興的橋、烏蓬船、社戲等有關場景;魯迅一生所創作的25篇小說,有13篇小說取材於紹興或以紹興社會生活爲背景。

       我於2017年10月18日坐車來到紹興,找好住宿,放下揹包,立即前往魯迅故里。國家5A級旅遊景區魯迅故里,是在原魯迅紀念館基礎上擴建並免收門票,是紹興“鎮城之寶”。景區遊客特多,我隨人流進去後,繞有興趣地觀看各景點,抓住機遇拍照。這裏保持着魯迅當年生活過的故居、祖居、三味書屋、百草園、咸亨酒店等。可以說魯迅故里是紹興市保存最完好、最具文化內涵、最具古城經典風貌和江南水鄉風情的歷史街區。

        周家新臺門是周氏聚族而居的地方,也是魯迅誕生之地,房屋易主後大部分遭改建,魯迅故居幸得保存。“德壽堂”是周家接待來訪賓客和舉行婚喪、祭祀等大型活動的場所。

       2、沈園

       沈園(又稱沈氏園),與魯迅故里一同被評爲國家5A級景區,是南宋沈姓富商的私家花園,因愛國主義詩人陸游和唐婉的愛情故事,及留下的【釵頭鳳】詞而載入典籍。沈園由北苑(古蹟區,主體苑區)、東苑(陸、唐愛情故事主題)、南苑(陸游紀念館)三大部分組成。景區面積僅50多畝地,我去時遊客不多,很快游完沈園。

       陸游紀念館是景區主要景點,展出了陸游大量手跡、善本、實物模型等。“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一千古名句,以及家喻戶曉的陸游絕筆【示兒】詩,在館內都能見到。這些文物反映了陸游愛國憂民和作爲一代文豪的輝煌成就。館內展覽分三部分,我沒時間細看內容,匆忙瀏覽一下。

       六朝井亭是沈園悠久歷史的實物見證,有唐到清代的亭閣、池塘、磚井和假山等遺址多處。

       葫蘆池爲宋代修建,因其兩頭大中間小,形似葫蘆而得名。

       孤鶴軒也稱“孤鶴哀鳴”處。因南宋朝廷昏庸,陸游壯志難以實現,發出孤鶴的哀鳴,以孤鶴自喻。隱喻詩人在人生中痛失伴侶,報國無門,愛民有罪,屢遭貶職的坎坷一生。

        釵頭鳳碑是沈園最著名景點,此碑銘錄了詩人陸游和唐婉的悽慘愛情悲劇。據介紹,唐婉一詞以前只有部分殘句,是後代人根據當時情景書寫完整的。釵頭鳳碑也是1984年人們根據史料新創作的,屬文化創意,但遊客依然衆多,人們完全把釵頭鳳碑當作真跡一樣來崇拜。資料介紹,唐婉被陸游休掉後,與皇族大戶趙士程再婚10多年,心情已然平靜,有幸福的婚姻家庭。如果不是在沈園遇到陸游、以及陸游在牆上留下釵頭鳳一詞,唐婉絕不會這麼年輕就去世;而陸游不僅千古留名,且85歲高壽。所以在愛情中,女性應該保持理性,否則受傷害的永遠是女人。

       3、蘭亭

       蘭亭在紹興市郊蘭渚山下,是東晉著名書法家、書聖王羲之的園林住所,因享有書法名作【蘭亭集序】而名揚天下;近10多年又因“蘭亭書法節”而聲名極盛。資料介紹,傳說越王勾踐曾在此植蘭,漢代時設驛亭,故稱蘭亭。蘭亭幾經遷址,現址爲明嘉靖年間重建,依山傍水,竹木掩映,實爲一處幽雅的明清古典園林。從沈園出來,時間還早,我決定到蘭亭景區去。在景區入口認識一位年已77歲獨自出遊的福州劉先生,聊天得知,這位老大哥經常個人自由行,到各地都是住宿酒店(會員優惠),從不住民宿。我們一看景區介紹,內有8個景觀,趕快抓緊遊。

       景區入口不遠就是鵝池,池水清澈,內有幾隻白鵝戲水,好像在訴說着王羲之愛鵝、養鵝、書鵝的傳說。池邊有一“鵝池碑亭”,亭中的碑建於清同治年間,上書“鵝池”二字。相傳“鵝”字爲王羲之所書,“池”字爲其子王獻之所書,父子合壁,千古佳話,人稱父子碑。

        建於清康熙年間的蘭亭碑亭,是蘭亭標誌性建築,碑上“蘭亭”兩字是康熙皇帝御筆親書。很可惜在特殊年代,此碑被砸成四塊,經修復卻留下“蘭”字缺尾,“亭”字缺頭的遺憾。許多遊客都喜歡摸這塊殘碑,因此人們把已摸得非常光滑的殘碑稱“君民碑”。

        建於康熙年間的御碑亭,1956年毀於颱風,1983年重建。但亭中所立巨碑卻是清代原碑,已有300多年曆史。好幸運啊,完好保留下來。碑的正面是康熙所臨寫【蘭亭集序】全文;背面是乾隆遊蘭亭時即興所作的七律【蘭亭即事詩】。呵呵,這祖孫兩皇帝好厲害,同書一碑!

       唐太宗李世民對【蘭亭集序】推崇備至,令褚遂良、歐陽詢等5人臨摹,產生了五個最爲重要版本。太宗不僅將王羲之及【蘭亭集序】推向書法“聖殿”,使天下書法唯王獨尊,而且讓【蘭亭集序】在後世享有“天下第一行書”美譽。由於對【蘭亭集序】的酷愛,唐太宗把千古名跡帶入陵墓,真跡就此絕跡。

       蘭亭碑林,陳列着歷代皇帝和名人臨摹的【蘭亭集序】全文

       “曲水流觴”是蘭亭極爲著名景點。這有個典故:東晉永和九年農曆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請41位名人雅士在蘭亭雅集修禊(祭祀)。大家在觴裏倒上酒,讓觴(酒杯)從曲水上游漂下來,漂到誰的面前停住,就該這人飲酒作詩,作不出的則被罰酒(類似現在擊鼓傳花)。這次活動有11人作詩兩首,15人各作詩一首,共成詩37首,彙集成冊稱之【蘭亭集】,主人王羲之欣然爲之作序,當場一氣呵成324個字的【蘭亭集序】。現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到四月,爲蘭亭國際書法節,到時都要舉行曲水流觴雅集盛會。爲紀念 “曲水流觴”活動,早在古代這裏就建有“流觴亭”。目前亭內陳列着  “曲水流觴圖”及當年流觴用具複製品,展現了王羲之曲水流觴場景。

       從蘭亭景區返回紹興城區,途經會稽山(大禹陵)景區。傳說上古時代治水英雄大禹,一生中的四件大事:封禪、娶親、記功、歸葬都發生在會稽山。幾千年來人們用各種形式祭典華夏祖先,大禹的公祭現已上升爲國祭,此外還有延續數千年的族祭,景區又開設了民祭大禹訂製服務。總之,這是個很值得一遊的景區。

         4、東湖

        紹興東湖呈長形狀,面積雖小卻是與杭州西湖、嘉興南湖齊名的浙江三大名湖之一。它的奇石、奇洞所構成的奇景,被遊客公認爲是罕見的“湖中之奇”。經過百年人工裝扮,東湖已成爲一處巧奪天工的山水大盆景。82版【西遊記】中女兒國,在此處取景。遊東湖主要是坐烏蓬船觀奇洞、奇石,享受樂趣。每條烏蓬船限坐3人,船工全程免費講解遊覽點。我到烏蓬船渡口時,已有兩人在此(後來知道他們是天津魏先生、李女士夫婦),我去正好3人同坐一船。 烏蓬船遊弋在奇洞奇石中,看着小船穿梭來往,水鄉風情迎面而來,真是舒服愜意。期間不時與與魏、李夫婦互相幫忙拍照,聽船工奇趣漫談。很快小船又回到碼頭,我們都爲能在紹興相遇,並同坐魯迅筆下的烏蓬船感到高興,就此告別。

        湖中最奇妙的是陶公洞與仙桃洞,可以說不進二洞等於沒到東湖。陶公洞(爲紀念修浚東湖的陶浚宣而命名)入口處僅容一條小船,進入洞內之後卻另有洞天,仰望小片天空,坐井觀天意境悠然在目。仙桃洞遠看只是一座簡單石框門,當小船與洞零距離接觸時,由船工指引講解,可以見到與倒影組合在一起的巨大仙桃(遺憾我們沒見到)。

        5、八字橋

       建於南宋的八字橋,被稱爲中國古代“立交橋”,是紹興歷史文化象徵之一,與此處廣寧橋、東雙橋兩橋相對而斜,狀如八字,故得名。八字橋和東湖同在越城區,到八字橋很方便,我坐摩托去的。八字橋陸連三路,水通南北,可達杭州古運河,是古時越城主要水道之一。現這裏已開闢爲八字橋歷史文化街區,遊客可隨意參觀。

        紹興游到此結束。再見,紹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