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養的孩子,起碼也比父母亂養的孩子強

嘿,你好朋友,我是邢福傳~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應該是我寫的第二篇,關於育兒教育方面的文章,第一篇應該是2年之前寫的了。

經常看我文章的小夥伴都知道,我寫作其實已經有6年時間了,期間少說也寫了上千篇文章,但這方面的文章,算上這一篇,一共才寫兩篇。

倒不是因爲我懶,或不會寫,而是因爲我主要是寫職場,個人成長方面的,壓根就不寫這種類型的文章。

那爲什麼今天我依然冒着領域不垂直,粉絲不喜歡看,甚至還會被取關的風險去寫這篇文章呢?

原因很簡單,如果不是到了,實在看不下去,不說出來憋在心裏會很難受的地步,我也不會去寫,說句實話,如果不寫,心裏不僅難受,也許還會有些遺憾。


01

放養的孩子

都比父母亂養的孩子強


前幾天,我親眼看到這一幕,真的差點讓我吐血,小張的小孩,去他隔壁鄰居家玩,小男孩大概五六歲左右,由於小張和他鄰居家隔着也不遠,就一條過道,而且都輔了水泥。

那天天氣不錯,鄰居就在過道那裏曬了一點自家的農作物,而小張的小男孩看到沒人,就拿這些農作物亂玩亂丟,鄰居見證後,也沒說什麼。

而是客客氣氣地跟小張說,看你小孩拿我這些東西亂丟。

我本以爲,小張起碼也會象徵性地管教一下自己的小孩,說不要玩了,或者去制止什麼等等,可小張的回答,卻讓我一個旁人都看不下去了。

他竟然當場大聲對他那鄰居說:你不會拿去別的地方曬嗎?明知道小孩愛玩,你還把東西曬在這裏。

說真的,還好他鄰居人還不錯,要是換成脾氣不好的人,估計早和他打起來了。


那照他這個說法,他小孩也經常去別人家玩,那別人的房子裏,是不是不要放東西,也不要住人,甚至是連日子都不要過了?

要知道,對於我們成年人來說,可能影響不大,一句話的事情,過去也就過去了,但是對於一個年僅五六歲的孩子來說,父母這種錯誤的教育方式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小孩調皮不聽話,你應該以正確的方式去教育,而不是反過來說是鄰居的問題,那這不等於直接告訴小孩,你沒有做錯,都是別人的錯,是別人不應該把東西放這裏嗎?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假如你小孩走路的時候,被一塊石頭絆倒了,你應該教孩子以後走路要看路,以及如何去避開石頭。

而不是當着孩子的面,教他指着石頭破口大罵,是石頭害自己摔倒了,要把石頭挖掉等等。


我想說的是:全世界這麼多石頭,你挖得完嗎?要是挖不完,是不是叫小孩以後別學走路了?

幾歲的小孩,從小就在父母這種錯誤的教育薰陶下成長起來,可想而知,以後他的性格,價值觀以及人生觀,肯定都會出現缺陷的。

以後在工作中,或者跟別人交往中,出現矛盾了,他往往最先想到的,都是別人的問題,都是別人的錯誤,永遠不會想是不是自己的問題。

說得難聽一點,這樣的孩子即使長大後,也會接受社會嚴厲的毒打,嚴重的可能餘生要在高牆之內渡過了。

說真的,作爲父母,你要是不會教,那就乾脆不要教,但千萬不要亂教,不然多好的孩子,在這種父母的影響下,只會越教越差,越陷越深。

你要是不教,讓小孩從小屬於放養狀態,他可能還可以學到一點好的,而你一個勁往壞的教,反而更危險。

所以說,生孩子只是“本能”一個正常人誰都可以生,但能把一個孩子養好教好,那才叫“本事”。


02

對孩子影響最大的

往往是自己的父母


知名女作家“蔣方舟”曾經說過這麼一段話:當一個人讀書很少的時候,那麼它的人生觀,價值觀,都是它身邊的人決定的。

簡單來說就是,它對一件事的對與錯都分不清楚的時候,它最終做出的判斷,往往是跟自己身邊的人學的,也就是身邊的人都說這件事是錯的,那麼它肯定也會認爲是錯的。

試想一下,我前面說的那個例子,父親當着孩子的面,跟鄰居說,小孩愛玩,你爲什麼不曬其他地方,而是要曬這裏。

那孩子心裏肯定也會這麼認爲,畢竟自己的父親都這麼說了,那很顯然,犯錯的並不是自己,而是那個鄰居。

爲什麼人們常說,父母纔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因爲孩子在很小,還沒有開始上學的時候,父母就已經教他們很多東西,從喫飯走路,到言行舉止,可以說從內到外,對事情好壞的判斷,都是先跟父母學的。

當然,等到小孩長大,有自己判斷能力的時候,它會自己去分辨好壞,但這些也一定是建立在父母以前教的那些基礎之上的,畢竟有些東西學好學,但改就沒那麼容易改了。


03

父母如何去教孩子

比要不要教更重要


前陣子在網上看到一段很火的視頻,一個小男孩想拿桌上的香蕉,結果不小心把一個碗打破了,父親見狀後過來不打也不罵,而是心平氣和地問它怎麼回事。

這個小男孩說,自己想拿一根香蕉,結果不小心把碗弄掉地上打碎了,父親接着說,這可是你媽媽最喜歡的碗,但是被你不小心打碎了,現在要怎麼辦呢?

小男孩思考了一下然後回答父親,先把地上摔碎的碗打掃乾淨,然後我們再去買一個一模一樣的還給媽媽吧。

父親隨後說到,這個主意不錯,把家裏打掃乾淨後,父親就帶着小男孩到超市買了一個新的。

回到家後,父親又問小男孩,我們買了一個一模一樣的,就算你不說出來你媽媽也不會發現,那還要不要告訴你媽媽呢?

小男孩說,還是把事情的原委告訴媽媽吧,畢竟是自己不小心打破的,希望媽媽不要生氣。


很多網友看了這個視頻後紛紛留言說:是爸爸的冷靜,教會了孩子敢於承擔自己的錯誤,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是的,你看這兩個例子同樣是孩子犯錯誤了,但同樣是作爲父親,但兩人的教育方式,卻是截然不同的,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完全沒有可比性。

一個以心平氣和就解決這件事了,而且孩子也會牢記和改正自己的錯誤,避免以後再犯,而另一個父親,卻對別人發脾氣,告訴孩子這是別人的錯誤。

說句真心裏話,哪怕孩子屬於放養狀態,什麼都不管不教,可能都好過父母亂養亂教強得多。

你要是不知道怎麼去教,那還不如不要教,讓孩子自己去判斷對錯,這樣或許還有蒙對的時候,而你去亂養亂教,只會讓他們加快陷入歧途的步伐。

所以說,父母如何去教孩子,比要不要教更重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