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的方向性

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表達的是人內心的想法。說出的語言又帶給身體不同的感覺,也影響人的情緒,所以你的語言是積極正向的還是消極負向的,語言也會帶着你走向相應的方向。

比如,這段時間我的身體關節部位有疼痛,讓我感覺很擔心,總是擔心自己的健康,甚至自言自語的冒出來“我不夠健康”。當我說這話的時候,我是無力的,身體向下沉,甚至身體各個部位都感受到不舒服的感覺,好像就真的不健康了。

然後我又轉念,我擔心我身體不健康,我想要什麼?我想要身體健康。那我就對自己說:“我很健康”。當我說這句話的時候,我很健康,我感覺我身體充滿能量,身體是輕鬆自如的。

我想象,身體健康的我看着身體不健康的我,對我說:只要你活出陽光心態,你的身體就會越來越健康。我好像看到我的孩子告訴我:希望我活出陽光健康的心態。張翔老師告訴我:每個人潛力無限,都能活出自己大健康大自在的狀態。我的家人對我說:關鍵是對自己身體的態度,你的態度讓你更快樂。過往曾經20歲健康的我說:你體驗過健康有力量,你可以讓這種感覺與你同在,你天齡20歲。

當我聽到這不同的話語和對我的祝福,讓我轉變態度,更加陽光積極正向。我感覺我就是一個健康的人,我可以活出我的大健康大自在,我原本具足。我心中默唸:我是健康的,我是陽光的,我可以活出我的大健康。我忍不住笑了,我就是個健康的人。我的身心也感覺非常輕鬆自在、喜悅快樂。

這就是語言的方向性。當我們經常用積極正向的語言去暗示自己,我們就會走向積極正向,越來越好。如果我們用消極負向的語言暗示自己,我們的身體就感受到消極負向帶給自己的感覺,而讓我們真的活出這種不好的狀態。語言也是對自己身體和心理的催眠,身體會接受到語言的信息,心理也會認可,從而活成那樣的狀態,所以多對自己積極正向的暗示,讓自己活得更好。

同理,我們對待孩子也是這樣,多積極正向的暗示,孩子的身心接收到自己足夠好的暗示,讓孩子活得更好。如果總盯孩子的問題,指出孩子的不足,這就是消極負向的暗示,從而讓孩子覺得自己不夠好,而活成的不夠好的狀態。

改變自己及家人,從改變自己的語言方向開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