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到別人的感受是現代人的重要能力

澡花一朵朵,想法一堆堆。

今天,小澡哥和大家分享一個觀點:現代城市社會是陌生人的社會,能感受到別人的感受是現代人的重要能力,可以幫助我們緩解孤獨、抑鬱和焦慮的心理感受。

早上,一位朋友發給我一個小視頻,內容是人類學家項飈提出的“最初500米”的概念。“最初500米”是針對電商和物流平臺、城市管理部門常提及的“最後500米”而言的。項飈認爲,現代的城市功能性過剩而生態學不足,城市裏的人特別是年輕人每天低着頭看智能手機,缺乏與周圍的人的鏈接,缺少社會支持感,甚至以爲虛擬的網絡社會比現實的生活世界更真實,因此常常產生孤獨的感受,甚至抑鬱、焦慮的感受也會由此而生。

“最初500米”是第一個把“我”和世界聯繫在一起的500米。尋找“最初500米”,在電梯裏主動與一起坐電梯的人對話,主動與小區裏的保安、清潔工對話,主動與早餐店一起喫早餐的陌生人說話,問問別人的孩子在哪裏上學,家裏的老人如何養老,瞭解別人的生活,體會別人的生活與自己的生活的不同。不一定要和這些陌生人做朋友,要體會別人的生活,感受他人的感受。“最初500米”能幫助我們重建附近,鍛鍊我們的社會大腦,維護個體和社會的心智健康。

其實,“最初500米”就是讓我們主動與周圍的世界發生鏈接,讓我們從虛擬的網絡世界進入到真實的生活世界。在這方面,城市裏的老人比年輕人做得更好。有的老人主動參加社區活動,和附近的老人一起跳廣場舞,一起參加社區黨員或者退伍軍人的集體活動,甚至會和社區的老人一起出國旅行(特指2019年以前)。有的老人主動幫助鄰居,和小區的鄰居下棋、嘮家常、說閒話,交流婆媳關係的感受、帶孩子的心得體會,主動和小區的保安、清潔工聊天,和小區門口蹬三輪車的農民工說話。與年輕人相比,這些老人遠離“信息技術和智能手機”,更清楚“附近”的意義,更加融入社區生活,更少會有孤獨、抑鬱或者焦慮的感受。

小澡哥特別贊同“最初500米”的概念,決定立刻踐行這一理念,做到“知行合一、身心合一”。小澡哥早上起牀出門喫早餐,主動跟賣腸粉的老闆聊天,瞭解到他們的兩個孩子在哪裏唸書,知道他們家裏有幾個老人,每年春節他們都回老家看望家裏的七十多歲的老人。家裏的老人都七十多歲了,身體都還硬朗,自己能照顧自己,但早就不種地了。中間碰到一個年輕的小夥子,主動和他聊天。小夥子抱怨說自己花了1800多塊錢請一個所謂“朋友”喫宵夜。半夜喫完宵夜,自己要交20塊錢的停車費,結果自己的銀行卡不能轉賬交不了停車費。他不好意思打攪已經休息的朋友,只好向這位一起喫宵夜的“朋友”借20塊錢,承諾第二天就還給他。但這位“朋友”藉口自己沒有錢就走了。這位小夥子很生氣,拉黑了這位“朋友”,不得不把車停在停車場,自己從凌晨四點等到上午九點銀行開門。小澡哥勸慰他說,用20塊錢看清一個人的人品是值得的,這叫“喫一塹長一智”,並用幾句溫暖的話讓他感受到自己的善意。賣腸粉的老闆也安慰這位小夥子。小澡哥離開早餐店時,小夥子很真誠地表示感謝。小澡哥也從這幾分鐘的對話裏感受到了人與人交流的溫暖。

項飈提出的“最初500米”是一個很有溫度的概念。小澡哥建議每個人都應該踐行,讓自己感受到“附近”,融入到“附近”的生活,體會“附近”人的心理感受。這樣可以鍛鍊我們的社會大腦,保持我們的心理健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