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四時行焉,百物生焉。

本文繼續品讀《論語》第十七篇“陽貨篇”,本篇比較集中地記錄了孔子對當時道德狀況的批評及孔子對當下狀況的道德標準,此外還記錄了孔子生活中的幾個生動事件等。

在上文品讀了“巧言令色,鮮矣仁。”這是一章重複句,在《學而篇》第3章。此處不再論述。

後文提到孔子討厭紫色。

孔子爲什麼和“紫色”過不去呢?依照周禮,國君應該穿大紅色,紅色是正色。紫和朱接近,容易讓人誤解爲紅色。

就像鄉愿和聖人,看起來很像,但本質不同。孔子不喜歡紫色,是因爲“惡紫之奪朱也”。

但據說齊桓公跟魯桓公都喜歡穿紫色服飾。可能這也是他討厭紫色的原因之一。

繼續下章:

子曰:“予欲無言。”

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

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原文解析:

孔子說:“我想不說話了。”

子貢說:“您如果不說話,那麼我們這些學生還傳述什麼呢?”

孔子說:“天說過什麼話呢?四季照常運行,萬物照樣生長。天說了什麼話呢?”

有感解讀:

孔子有一天又發出了鬱郁不得志的感嘆,“我以後都不想講課了”。

或者說以後都不想口述知識了。

子貢回答說:“您如果不說話,那我們學什麼?我們向別人轉述什麼?我們怎麼教別人?”

孔子迴應:“你聽過上天說話嗎?但是春夏秋冬,時運有序;萬物生長,興衰有常。這一切並不需要上天命令安排。”

從後句可以理解到,孔子可能是在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覺得自己講得太多,反而沒有把至理傳授給學生。

孔子運用類比法含蓄地爲子貢說明了學習主要靠主觀努力、靠自己的領悟和獨立觀察思考的道理。

孔子認爲天雖然沉默無語,無聲無息,卻操縱着四季輪迴和萬物的生生不息,並且還主宰着人間的生死禍福。

也有讀者解釋,孔子發出這樣的感慨,有可能是受了挫折,有點像曾經跟子路講的“乘桴浮於海”——道不行,就到海外去。

總體來講,在傳授知識的實踐過程中,老師有時候少說一點也有道理。

老師少說一點,學生的主動性就會多一點。學生自己探索、自己實踐,比老師灌輸效果要好。


繼續下章:

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聞之。

註譯:

孺悲:魯國人,魯哀公曾派他向孔子學禮。

原文解析:

孺悲想見孔子,孔子以生病爲由推辭不見。傳話的人剛出門,孔子便取來瑟邊彈邊唱,故意讓孺悲聽到。

有感解讀:

孺悲是魯國人,魯哀公曾派他去向孔子學禮,孔子不願見孺悲,就以身體不適爲藉口打發他走,但是傳話的人剛出門,孔子就彈瑟而歌,故意讓孺悲知道自己是不想見他。

這段故事特別能體現孔子的性格。

孔子是一個愛憎分明的人,他心裏有情緒就會表達出來。

孺悲是魯國人,他跟孔子學過禮。從這段話來看,他應該是被孔子開除了。至於他是否做了什麼有違道德的事,或者觸及孔子底線的事,《論語》和史料都沒有記載。

這段文字很明確地給我們展現了孔子的性格——不怕得罪人。一個人不敢得罪他人,與所有人都交好,未必是好人。真正的好人一定是好的人說他好,不好的人說他不好,因爲他敢於得罪不好的人。

孔子能這樣否認一個人,能說明這個人的品格修養方面都不太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