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產業互聯網的樣板與方向


文/孟永輝


一場互聯網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正在以阿里、騰訊和京東爲代表的頭部互聯網玩家們的身上上演着。對於這樣一場融合,有人認爲是一個數字化的過程,有人認爲是一個產業化的過程。然而,無論我們如何定義這樣一個過程,有一點可以確認的是,僅僅只是按照以往的邏輯和模式,特別是以往的平臺和中心的邏輯和模式來發展必然是無法取得突破的。


事實上,我們完全可以將這樣一場互聯網玩家們與實體經濟的融合看成是產業互聯網的過程。可以預見的是,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之後,曾經我們所夢寐以求的產業互聯網時代將會真正來臨,以往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分裂的二元經濟狀態將會被徹底打破,以往我們看到的僅僅只是改造產業的外衣,而無法改造產業內裏的困境與難題,將會被徹底解決。


一直以來,人們都在尋找着實現產業互聯網的方式和方法。無論是對於互聯網玩家來講,還是對於實體經濟玩家而言,幾乎都是如此。覆盤以往的發展,我們可以非常明顯地看出,只要告別以平臺和中心爲主導的發展模式,真正以一種去中心化的模式來落地和實踐產業互聯網,產業互聯網才能徹底擺脫消費互聯網的牽絆,真正進入到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去中心化,讓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融爲一體


何爲產業互聯網?其實就是一個實現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解決那些消費互聯網時代無法解決的痛點和難題的過程。我們都知道,在消費互聯網時代,藉助「互聯網+」模式,人們實現了生產和生活的徹底改變,線上生活業已成爲一種生活方式。虛擬經濟,便是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誕生的,以阿里、騰訊、京東爲代表的互聯網玩家,同樣是在這樣一個大趨勢下發展和壯大起來的。


然而,我們同樣要看到的是,經歷了消費互聯網時代的洗禮和催化之後,形成了一個以互聯網公司爲主導的虛擬經濟形態,並且這樣一種經濟形態僅僅只是改變了產業的末端,而並未真正改造產業的前端。於是,當用戶對於產品和服務有新的需求時,當用戶不再僅僅只是滿足於對接和溝通方式上的改變時,以互聯網玩家爲代表的虛擬經濟體的發展,便開始遭遇到了困境和難題。


欲要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就必然需要打破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對立、割裂的現狀,通過實現兩者之間的深度融合,來促使產業前端的改造,來實現產品和服務的改變,從而解決用戶消費和需求的新變化。說到底,還是要實現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


如果我們依然按照傳統意義上的平臺和中心的模式,必然是無法實現的。只有真正打破傳統意義上的以虛擬經濟爲主導的中心和以實體經濟爲主導的中心,讓兩者重新迴歸到重混的狀態,再對它們進行重新的組合,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這纔是產業互聯網真正要做的,同樣地,這纔是產業互聯網的本質與原始奧義所在。


去中心化,讓產業的運行邏輯重塑與再造


所謂的產業互聯網,其實就是一個對產業的運行邏輯進行重塑與再造的過程。更爲確切地說,產業互聯網,是在打造一種全新的產業運行邏輯,讓傳統的產業不再按照傳統的方式來發展。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如果我們還在原有中心的模式下來發展和運行,如果還在按照傳統的邏輯來發展,必然是無法實現的。欲要實現這樣一個目標和方向,我們就要通過去中心化的方式來實現。


當原有的產業中心被打破,以往一板一眼的發展邏輯將會被重塑和再造,以往我們所看到的生產者和消費者將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生產者和消費者,有些時候,生產者可能是消費者,消費者也有可能是生產者。


拿C端用戶來講,按照消費互聯網的發展邏輯,他們僅僅只是一個商品和服務的接受者而已,他們並不會生產什麼。然而,等到去中心化實現,特別是當我們站在平臺和中心的思維之外來看待它的時候,便會發現,在很多時候,他們其實變成了生產者,同實體產業玩家們生產的看得見、摸得着的產品不同,他們生產的是看不見的數字和數據,並且這些數字和數據,可以提供給上游的產業端,助力產業端的生產。


對於B端用戶而言,同樣是如此的。在中心化的時候,以互聯網玩家們爲主導的平臺和中心,僅僅只是充當撮合和中介的角色,僅僅只是做第三方,他們並不會介入到生產過程當中。儘管在信息不對稱的年代裏,這種方式的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效率。然而,等到信息供應的最大化,等到他們在撮合和中介上的效率不再,欲要獲得新的發展,他們必然需要打破原有的中心,通過迴歸產業,擁抱產業來獲得新的發展。


因此,無論是對於C端來講,還是對於B端而言,在產業互聯網的大背景下,其實都需要對於自身的運行邏輯進行一次深度而又徹底的改造。欲要實現這樣一種改造,僅僅只是在原有的中心之下,必然是無法實現的。只有實現了去中心化,只有打破了原有的中心,產業互聯網才能真正實現。


去中心化,讓產業的運行效率再度提升


消費互聯網的發展模式,之所以會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獲得如此快速的發展。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行業的運行效率。觀察「互聯網+」模式,我們無時不刻不再感受到「效率」這個詞。同樣地,那些真正能夠給產業的運行效率帶來提升的玩家,幾乎都獲得了長足的發展,阿里如此,騰訊如此,京東同樣如此。


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消費互聯網這樣一種對於產業運行效率的提升,是建立在中心化和平臺化的商業模式之上的。缺少了平臺化和中心化的商業模式,缺少了規模優勢,消費互聯網的這樣一種發展模式,是無法實現產業效率的提升的。這是我們看到的那麼多的互聯網玩家都在不斷地拓展自身的變化,都在不斷地建構自身的生態體系的根本原因。


然而,我們同樣要看到的是,當信息不對稱被打破,當平臺和中心的規模不斷擴大,當互聯網玩家們的邊界不斷拓展,它們在提升產業運行效率上的功能和作用,其實是下降的。另外,它們對於用戶的功能和作用,同樣開始走向了反面。以往,它們是用戶第一,客戶至上,到後來,所謂的用戶變得了被困在系統裏的人,成爲了被圈養的對象。


可見,中心化和平臺化爲主導的消費互聯網的發展模式對於產業運行效率的促進,其實是在式微的。欲要解決這一問題,欲要讓產業的運行效率再一次得到提升,我們必然需要以一種全新的模式來發展,我們必然需要打破消費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模式。正是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產業互聯網的概念被提出。


欲要真正讓產業互聯網落地,欲要讓產業的效率再度提升,我們就需要告別消費互聯網時代以平臺和中心爲主導的發展模式,用去中心化、去平臺化的模式建構一種全新的產業上下游的對接方式,從而讓產業的運行效率再一次得到提升。從這樣一個角度來看,去中心化的模式,依然是產業互聯網的關鍵所在。


當去中心化的模式開始成熟,並且讓產業互聯網落地,新的供求模式才能被建立。至此,供求兩端將不再是消費互聯網式的撮合和中介的模式,而是一種點對點的的模式。當這樣一種模式真正成熟和完善,產業互聯網時代才能真正完成和實現。


結語


一場互聯網玩家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正在以阿里、騰訊和京東爲代表的頭部互聯網玩家們的身上上演着。這是互聯網行業與實體經濟的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經歷了消費互聯網時代的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割裂對對立,它們之間其實是需要一場深度融合的。因爲經歷了這樣一場深度融合之後,它們的功能和作用才能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發揮;因爲經歷了這樣一場深度融合之後,用戶的痛點和難題才能找到新的解決方案。產業互聯網,便是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衍生和出現的。


觀察產業互聯網的落地和實踐,我們可以非常明顯地看出,去中心化,正在成爲它的樣板與方向。可以預見的是,只有實現了去中心化,只有打破了消費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模式,產業互聯網才能真正落地和實現,互聯網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才能真正完成。


—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