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想做一個主人而已

我的朋友,工作不順利,人與人關係處理不好,你認定世界上無法實現自我價值,人心不古、物慾紛爭,想脫離苦海,找到自己幸福。


哈哈,我也想逃離地球,可就是想想而已。主要是沒有工具。逃避如果能夠解決問題,世間滿是真正得道人。能夠有所得的人,都是持續磨礪技藝,拓展自我,實現靈魂和生命的豐盈,同時呢,回饋社會,給予他人幫助的人。這樣,艱難困苦纔沒有虛度,才能實現自我的自由。

不要抱怨,你不是個例,即便口裏含着金湯勺,手裏拿着金鑰匙,情況一樣,都有隱憂。同樣,最艱苦的家庭也一樣。其實,身在大城市,穩定工作環境之中,已經得天獨厚了。相比而言,多少人生活在困頓之中,爲了基本權利奔波,他們並非沒有付出和你同樣的努力,可依然苦難。

鄭州斷供小哥難嗎?烏魯木齊大火中的人難嗎?烏克蘭、敘利亞生活難嗎?鰥寡孤獨廢疾,每天都在思考明天的生活。

自由和德性相關。斯多葛派關注德性圓滿,認爲德性圓滿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人,是自我主人,而不是慾望的奴隸。這個哲學體系集大成者恰好是一個奴隸——愛比克泰德,他是尼祿祕書的奴隸,最後成爲了自由人。如同你的思考,這個哲學並非是特例,太多的哲學告訴我們,內心追尋最後迴歸德性。


康德哲學強調說,如果因爲什麼利益上的好處,或者是爲了避免受到懲罰,甚至是爲了滿足自己的同情心而去做一件事情,這都不是真正的道德,你都不是真正自由的。只有當你純粹是處於責任和義務去做這件事情,你纔是真正自由的,這纔是真正的道德。他的道德是一個小圈,距離完善德性還遠。

即使如此,應該看見,人應該有自己拋棄利益的追尋。

“真正的積極主動,是你的行爲完全取決你自身。而不是被外界刺激所左右,你的自由意志,獨立於外界的限制。在刺激和迴應之間,你有選擇和迴應的自由和能力。”

這也是斯多葛哲學的兩分法,這也是自由人的關鍵。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是無法體驗到這種感受,他們只是追尋虛幻的東西而已,最後成爲事物的奴隸。

應找尋長久事物。不知道該找尋什麼,我有一個建議,找一些能夠長久的東西,確實被認可的東西。有人說,簡單生活其實並非簡陋生活,很多人呢,對物有貪慾,沒有愛惜之心,用的東西都是短命的東西,對人的情感豈能長久。而且不要單純找尋物體,應該在人的思想中找到有價值的東西。

喜歡聽情歌,看韓劇,不是壞習慣,這些東西大多也不長久,演員們甚至把生活也活成了鬧劇,爲了滿足他人眼睛。

專欄女作家莊雅婷有這樣一段話:

“聽到那些情歌的時候,我基本能夠揣測他們的心路歷程:我是浪子,我是混蛋,但是我也渴望溫情,我也需要有姑娘來愛我。然後我這個人脾氣還不好,還渴望自由。
這豈是你等俗妞能夠理解的事情,我必須有非走不可的理由。行了,早晚有一天我還會想起你的,說後悔也好,說謝謝也好,反正這都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人生嘛”。

夏目漱石讓學生翻譯:“I Love you”,學生翻譯“我愛你”。夏目漱石說這太屌絲了,應該說:“今夜月色很好”。張愛玲後來的說法則是:“原來你再這裏”。雖然這兩人並不能夠作爲長情代表,總體比簡陋要好一點。


要擔負自我責任。你說,我的道德不要別人評判。我又沒有傷害他人,我就是喜歡好喫東西,喜歡一些奢侈品而已,這需要被指責嗎?當然不,這和道德無關。人都喜歡美好的東西,力所及的情況下,完全可以努力追求。另外,不需要別人評判,這是快樂生活的一個關鍵。

但自我的作爲要評判。在生活之中,是否擁有德性:智慧、勇敢、節制和正義。如果自我不清晰界定,人就是一堆走向腐朽的軀殼。生命無法承受之輕,對嗎?

還需要關注他人的生活,應該爲他人做一些什麼,有價值的事情,而不是僅僅爲了自己活着。

萬維剛說:

當今智識分子應該效法古人,做一個“士”。春秋戰國時期的士,是貴族最下一層和平民最上一層。士是思想最活躍,行動最自由的人。士是能對自己、對身邊的人身邊的事物,對國家大事負責人的人。

智識是負責的條件。智識分子是有想法,有觀點,有見解,能夠提出方案,能夠欣賞複雜事物,能夠區分理論和實際、想象和現實、情緒和思考,能夠面對不確定而不變色。

“智識分子”不僅是肯定,更是責任。人應是自己的主人,而不是爲了障礙嘆息,赫拉克勒斯會笑話我們的,是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