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一種技能

今天在閱讀時,看到了關於幸福的論述,今天想聊聊“幸福”這個論題。

幸福感的提升主要是因爲,隨着時間的推移,我逐漸認識到,讓自己幸福對我來說是最重要的事,我也運用了大量技巧來培養自己的幸福感。

可以說,幸福與基因無關,甚至與選擇無關,它是一種與個體密切相關、可以後天習得的技能,就像通過鍛鍊強健體魄、通過喫飯攝取營養一樣。

我認爲,幸福就像所有其他的宏大話題一樣,其含義會隨着時空的轉換而不斷變化。

我以前也一直以爲有錢了就會幸福,畢竟未成年時期,我們的慾望是簡單且多的,大部分的慾望也和錢有些關係,但是隨着時間的流逝,思想和眼光也在慢慢成長,我反倒覺得有錢和幸福的關係並不是單純的因果關係。

幸福是什麼?

幸福是指一個人得到滿足而產生的喜悅,並希望一直保持現狀的心理情緒,是人類的一種情感。

幸福劃分爲滿足、快樂、投入、意義四個維度,每個維度都有幸福感,但是將淺層次的快樂轉化爲深遠的滿足感和持久的幸福感是一件益處更大的事情。對於幸福的詮釋涉及了哲學、心理學等多個學科。

人生的三大要素是財富、健康和幸福。

我們依次追求財富、健康和幸福,但按重要性排序,則是反過來的。

在幸福的四個維度中,財富可以存在任何一個維度,也可以不在任何一個維度。

小時候,我們更容易感到幸福。可能是因爲考試考了高分,可能是過生日收到了禮物等等,這些事情更多的是幸福的第一、二維度。

而你在學習時,那些專注的學習的日子,讓你覺得自己沒有浪費時間,這更多的是幸福的第三維度—“投入”。

幸福的第四維度—“意義”,相較於其他三個維度,會更加難獲得。

“幸福”並不是一種客觀存在,而是一種主觀感受。

每個人對幸福的感受度都不一樣,有的人很容易就感受到幸福,而有的人卻很難覺得幸福。

幸福是一種技能

那我們如何習得幸福呢?

當真正的精神或情感痛苦到來時,我們也難有招架之力。所以,真正的幸福只是內心平和的副產品,主要還是源於接受現實,而不是改變外部環境。

我降低自己的身份感。

我屏蔽腦海中的噪聲和雜念。

我不在乎那些無關緊要的事。

我不參與政治。

我遠離鬱鬱寡歡的人。

我珍惜光陰。

我閱讀哲學作品。

我進行冥想練習。

我和快樂知足的人交往。

可以有條不紊、循序漸進地穩步提高自己的幸福基線,就像提高身體素質一樣。

總結

在學到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時,我覺得如果生活的態度能做到這種地步的話,那幸福會覺得很容易,內心也會更加平和。

我們從獨自出生到獨自死亡,我們存在這世間的這幾十年,是隻屬於我們自己的單人遊戲,所以訓練自己獲得幸福感是不需要外界來評判我們的進度、認可我們的結果。

我們是在和自己競爭,不要把外部的評價標準強加在自己的內在世界,做開心的自己,真實的自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