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君子義以爲上。

本文繼續品讀《論語》第十七篇“陽貨篇”,本篇比較集中地記錄了孔子對當時道德狀況的批評及孔子對當下狀況的道德標準,此外還記錄了孔子生活中的幾個生動事件等。

在上文品讀了“食夫稻,衣夫錦,於汝安乎?”文中提到宰我向孔子提出服喪三年的質疑。

宰我是“孔門十哲”之一,是言語科的典範。

宰我的意思是“三年服喪時間太長,他覺得一年都很長了”。

宰我認爲,人們守孝三年,三年不學習禮樂,禮樂沒人治理,容易崩壞。

他說“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古代是農業社會,農業是一切的根基。

秋天的時候,陳糧差不多快喫完了,要打掃糧倉,然後將新收的穀子裝進去。

新糧入倉要舉行一個禮儀,叫作登禮。“鑽燧改火”,古人鑽木取火用的木頭有講究,叫“春取榆柳,夏取棗杏”。

春天的時候,鑽木用的是榆樹、柳樹,夏天的時候用的是棗樹、杏樹。這是禮節的規定。一年之內,糧食都換了一茬,連鑽燧的木頭也改了。

因此宰我的結論是,服喪一年就足夠了。

孔子就問宰我:“這樣你能心安嗎?”

宰我回答“心安”。孔子說:“你如果心安,你就這樣做就好”。

待宰我走後,孔子感嘆說:“宰我不仁呀!”

其實孔子真正在乎的不是他的行爲如何,至少在心態能不能爲父母憂心。

不能守孝是一回事,但是敬意、懷念是必須有的,難不難過別人看不出來,但是穿着素雅一些,儘量少參與娛樂活動,也是默默緬懷的方式。

但在孔子看來,才一年就能心安,說明就沒有仁德之心。

繼續下章:

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爲之猶賢乎已。” 

註譯:

終日:整天。博弈:兩種棋類遊戲。

賢:勝過。

原文解析:

孔子說:“整天喫飽了飯,什麼心思也不用,這真的是太難了!不是有擲骰子、下圍棋之類的遊戲嗎?做做這些,也比什麼都不做的好。”

有感解讀:

孔子厭煩那些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的人。

對於這樣的情況,孔子說“難矣哉”。“難矣哉”可以理解爲難教、難處理,就是拿這樣的人沒辦法。

孔子曾經說“羣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遇到那種無聊度日,不做正事,又喜歡耍點小聰明的人,孔子也拿他們沒辦法。這兩種人其實可以看作一類人,遊手好閒的人。

“不有博弈者乎?爲之,猶賢乎已。”在孔子看來,即便下棋也比無所事事好。博、弈在古代是兩種遊戲,博叫六博,弈就是下圍棋。六博年代久遠,具體玩法已經失傳,所以現在我們不知道這是什麼遊戲。

孔子的意思我們可以理解爲,真要閒來無事,可以下圍棋、象棋、飛行棋。

這段話應該是孔子看到很多人無所事事而發的感慨。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是不是真的就一無是處呢?

心理學領域有個很新的研究成果,就是講放空的好處。

當一個人的大腦什麼都不想的時候,大腦的壓力狀況會快速下降,海馬體會得到修復,記憶力反倒會提高。

在這個社會上生活,如果能夠“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那也很不容易。

在這個嘈雜又充滿引誘的社會里,能夠做到靜下心來好好發呆思考,已經是特別不容易的事情了。

繼續下章: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

子曰:“君子義以爲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爲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爲盜。”

註譯:

尚:崇尚。

原文解析:

子路說:“君子崇尚勇敢嗎?”

孔子答道:“君子以義作爲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無義就會作亂,小人有勇無義就會偷盜。”

有感解讀:

子路是一個非常勇敢的人,最後殺身成仁,死得也非常英勇。所以他之前向孔子請教君子是否崇尚“勇”的問題。

也許子路覺得,自己身上除了勇敢,找不到其他突出的優點,並以自己的英勇爲榮,所以來問孔子,英勇是不是君子的一個特點。

孔子講“君子義以爲上”,就是要先明白,自己是因什麼而勇敢。你拼命奮鬥的目標究竟是對的還是錯的,這纔是最重要的。

“君子有勇而無義爲亂”,如果一個大人物有勇而無義,就容易作亂。比如陽虎、公山弗擾,就是有勇而無義。他們權力很大,勢力很強,但沒有正確的價值觀,所以後來犯上造反。這裏的“君子”“小人”是說大人物跟小人物、管理者和被管理者。

“小人有勇而無義爲盜”,“小人”指地位低的、被管理的人,這些人有勇而無義就會成爲強盜,比如李逵之流,攔路搶劫、殺人越貨。

他覺得君子有勇無義和小人有勇無義都是不對的,在提醒子路注重兩方面的德行修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