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地,在陪伴中活成了自己的鬧鐘

慢慢地,在陪伴中活成了自己的鬧鐘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起牀已經不用鬧鐘了。

    在家時,父母起牀總比我起牀的要早很多,我甚至9點起牀,蓬頭垢面對着忙碌着的父母說,你們怎麼起這麼早?母親笑着繼續着手裏的活說,我們睡不着,你再去睡會。

      在我之前的記憶中,我父母不愛睡懶覺,愛幹活。偶爾,有那麼一次,父母會比平常晚起了幾分鐘,他們就會內疚:睡迷糊了,睡過頭了。可當我擡頭看掛在電視機上方的鐘表,也不過六點過幾分。可在父母心裏,他們已經睡過了頭。

    他們被剝奪睡懶覺的那一刻,是從第一個孩子啼哭開始的。父母一生孕育了四個孩子,他們早已忘記了,被鬧鐘叫起牀是什麼感覺,睡懶覺時的貪婪,他們也忘記了,孩子們已經長大,他們可以不用早起了。

    父母的一生都是爲孩子付出的一生,付出時間,付出金錢,付出精力,付出光陰,付出愛……每一種付出都如同把他們的身體從靈魂中抽離,可即使這樣,他們依然未停止付出的念頭。

    如今,我當了母親才知道,這叫無條件的付出。你所有的愛好,所有的時間,所有對生活的期許,都會隨着孩子的到來,慢慢在退縮。因爲你在心裏已經下了緊箍咒:我要愛孩子,勝過愛自己。

      蔡崇達在《命運》一書中寫自己的阿太,阿太在遇見神婆的第一眼,神婆就告訴阿太的母親,你的孩子今生無兒無女,無人送終。可她轉眼讓自己的兒子娶了阿太。

      阿太的的確沒有孕育一個孩子,可最後給她養老的人卻是最多的。阿太一生撫養了三個孩子,阿太說她的孩子是神靈送給他的,也是人民羣衆送給她的。阿太的一生是在不斷經歷親人離世中度過,年僅16歲的她,無父無母,身邊只有妹妹。母親有了,阿太心裏的壓艙石不見了,妹妹擔心姐姐會活不下去,她快速成長,結婚,孕育小孩,她甚至讓自己的孩子叫姐姐爲阿姆,叫自己小姨。她想成爲姐姐的壓艙石。

      姐姐在神婆的引導,感悟中,對生活產生了希望。可阿太的一生終究是艱辛的,卻也是最幸福的。

    阿太一生都在與命運做鬥爭,最終她贏了。她看着一個個孩子來到自己的身邊,又送一個個孩子離開自己。

      阿太說:我活到那個時候(99歲)終於知道了,我們能爲孩子做的事情,就是陪着。

陪伴成了世界上最長情的告白。

      也是因爲“陪伴”讓父母有了更大的勇氣面對生活中的一切不如意,他們只想把“如意”留給孩子。

    慢慢地,我們在陪伴中活成了自己的鬧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