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357-《了凡四訓-積善之方》的思考

最近帶着40多人來學習《了凡四訓》,對這個亙古不變的話題展開了學習。雖然經由我給大家講解,但我的收穫真是超級大。

《易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句話我們應該都不陌生,但它背後的祕密是什麼呢?

第三篇開篇講到孔子的出生,原來孔子的媽媽選擇的不是叔梁紇這個人看到不是本人,而是他祖上積累的德行,知道他的後代必有大人物,後來有了孔子。

開篇其實就點名了一個觀點:我們所獲得的福氣其實和我們本人的關係真沒多大,是我們這邊祖先積德行善爲我們積累下的福報!

接下來10個故事分別陳述了不同觀點:

1、渡人就是渡己。

啓發:無論載人也好還是教人也好,要渡過去纔算有成果。我以後在幫助人的時候要徹底!

2、要看到別人的不易。

啓發:伸張正義是我一直想做的,但似乎把自己活的很憋屈。時時處處換位思考應該容易做到,先從簡單的開始,慢慢把自己內心力量使出來!

3、行善貴在堅持,不在大小。

啓發:一個人偶爾做善事簡單,難的是持續行善,做到了那纔是真善。在家庭教育的路上,現在能夠有能力爲大家講一些東西,讓大家因我而受益,我一定要堅持下去。只管耕耘,莫問前程!

4、行善要主動。

啓發:助人之前要首先看到別人的需要,這一點就很難,因爲很多人習慣了“受”而不習慣“施”。所以,佈施說說容易,做到還真有難度。

如此說來,“主動”意識就很珍貴了。主動思考,主動行動,主動爲別人着想……有了主動性,纔會有接下來的行動。否則,做了也很勉強。

5、行善做力所能及的事。

啓發:行善除了形成不知不覺的習慣,還要在道上。能夠在行善的時候成就別人,而且借比自己更強大的力量達成目標,那也是一份智慧!

古人說:不要逞一時之功,其實也有量力而行的意思,有時候逞了那個能卻斷掉了更好的機會。

量力而行,做自己能做的事,也人領導做他能做的事,把功勞給更大的領導,你在成就他,他也會成就你。

6、聽古人的訓誡

行善積德自古就在講,但又有幾人能懂?那些名門望族傳下來的不僅僅是思想,更重要是融入潛意識當中的行爲。

一代代傳承下來的是不斷優化的血脈;

一代代傳承下來的是符合大道的思想;

一代代傳承下來的是清明眼亮的智慧……

感恩這樣的學習,講一次我清晰幾分。我在想,我要怎麼做?爲我的子孫後代留下什麼?爲我能影響到人做一些什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