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弛感

今年,在極度艱難的環境下,帶火了一個詞“鬆弛感”。

鬆弛感是一種生活處世的放鬆姿態,和老莊的理念頗爲類似,但從來都不是社會的主流,之所以不是主流卻被人人羨慕,是因爲,鬆弛感的背面是“緊繃”的生活。

當今社會,從孩子出生開始,就開始被比較,頭擡的早不早,話說的是不是清楚。

上學之後,比成績,比特長,比情商,比見識,比性格,比身體......

工作之後求職就業,談戀愛組建家庭,哪一個都來不得含糊。

本以爲有了家庭便可心安,又遇到中年危機,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讓每一箇中年人疲憊不堪,總是選擇了不婚主義或者丁克,在每個夜晚的闌珊中,連心都無處安放。

年紀大了,操心兒女的事,兒女懂事孝順,也要面對自己的身體健康,細數此生的遺憾......

人生,何其短暫。

那一段都要緊繃着心絃,偶爾的放鬆,只能是暫時的,張弛有度而已,哪來的與生俱來、順理成章的鬆弛感。

單憑鬆弛感,過不好整個人生。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資源都是稀缺有限的,因此,從人生的整體角度來理解,鬆弛感就是一個僞命題。鬆弛感的背後一定是資源的佔有,有了資源,才鬆弛的下來。

鬆弛感很容易有兩個誤導:

一個是拿着鬆弛感的幌子,行人生躺平之實,這樣的人生,不管有沒有這個標語,都是無用且失敗的;

一個是以鬆弛感刻意爲之,某些特定的時刻,特定的場景,強迫自己鬆弛下來,我認爲這也是不可取的,鬆弛感最好的狀態是不刻意爲之。

因此,我認爲,鬆弛感是一種健康的心理狀態,是在人生努力行進過程中對困難的主動和解,有天生的大不咧咧,也有順應本心的“卷”,是一種遵從內心的自在感。

有明確的人生目標,腳踏實地一步步努力攀登的人們,是鬆弛不起來的。如果時時刻刻用“鬆弛感”的狀態要求自身,對照別人,反而會陷入一種自己不夠鬆弛的無謂焦慮,得不償失。

遵從自己的內心,不虛度每一寸光陰,不急不找,不靠不要,纔是真正的鬆弛人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