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孩子的財商,來看看這套漫畫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在紙幣越來越少用的當下,培養孩子的金錢觀越來越難了。

妹妹5歲前對付款的印象就是:媽媽用手機“滴”一下就可以了;對於拿到手裏的錢,無論是1元、10元還是100元,她都沒什麼太多的概念;她認爲只要有手機,就可以買到她想要的玩具。

所以後來我們特地找了不同數額的紙幣,引導她明白不同“顏色、數字”的紙幣,本身有着不同的購買能力。

並在幾次引導她拿着紙幣去自行購買的實踐活動後,她明白了手機付款和紙幣付款之間的聯繫,也明白了並不是有手機就能支付,於是她成了一位……喜歡收集紙幣的“小財迷”。

越早培養孩子的財商,孩子長大後家長越“省心”

小到某個玩具該不該買、零花錢應該如何規劃,大到整個家庭的財務規劃;孩子都應該有參與的權利,在參與過程中,被刻意培養起來的經濟頭腦,是孩子未來獨立生活的支撐之一。

這套《漫畫經濟的祕密》,就用有趣生動的漫畫,爲孩子系統講解了經濟學知識。

全套書共6冊:

《神奇的貨幣》:貨幣的職能,誰創造貨幣。

《貨幣是如何流通的》:不同經濟主體的收入,他們如何籌資。

《聰明的市場》:什麼是市場,市場運行所遵循的價值規律。

《市場失靈了》:什麼是市場失靈,如何通過“有形的手”進行宏觀調控。

《身邊的經濟學》:不同學家如何思考問題,如何創造和衡量財富。

《我們都是社會人》:社會化區別,社會人的運行奧祕。

單看目錄你可能會覺得這樣的內容太乾了,不適合孩子來學習,甚至有的成年人也不是很清楚

但通過漫畫式的學習,這些很乾的內容也可以很有趣哦~

不信你來看看這顆西藍花身上的經濟學:

一顆西藍花,被我們直接買回家做成菜,和被餐館買回去做成菜,在經濟學上有什麼區別呢?

被直接買回家做成菜——這裏的它是一個“最終產品”,也就是直接服務於終端消費者的產品

和它一樣的產品還有:小轎車、衣服鞋襪、洗衣機……

被餐館買回去做成菜——這裏的它是一個“中間產品”,是用於生產最終消費品或服務的產品或設備

它不是唯一的,比如餐館做一道西藍花濃湯所要用的所有食材,都是這個過程中的中間產品

用這樣的方式學經濟學,還怕學不會嗎?

有財經素養的孩子,在未來自然會有不一樣的格局和視野!

這套《漫畫經濟的祕密》對於6歲的小朋友來說要全部理解有些喫力,8歲以上孩子閱讀更適宜,整體用了比較長的時間來讀,我給小朋友分享了一些她現階段可以理解的知識。

循序漸進的學習和獲益,就是蕞好的成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