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6尋找點滴光亮傳遞希望之光

經過百般的思考,在工作室成立之初爲大家選取了管建剛老師的《一線帶班》和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兩本書作爲本學期的共讀書目。管老師的書籍,從教育實踐出發,接地氣符合教育實際,相信在閱讀中不論是工作室裏哪一個學段的老師都能從管老師的文字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優秀背後的深厚付出,看到字裏行間對學生的點滴關愛,看到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一線教師躬身課堂、不斷研究的樂趣。這本書像家常菜,看起來平淡簡潔但是很有借鑑意義,營養價值豐富。


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抓家長這一部分中,對於後進生家長的溝通方式。在書中管老師指出:“99%的家長希望聽到孩子的亮點,哪怕是很糟糕的孩子。因爲每一個孩子對每一個家長來說都是亮點,都是希望,都是未來。”管老師的理念我深表贊同,管老師的文字也不禁將我的思緒拉回到了十年前。那是我工作的第三年,新接手的班級裏“高手雲集”,用其他老師的話來講就是像用篩過篩子一樣,調皮搗蛋的學生都放到你們班了。內心有些許的擔憂,但年輕的好處就是有不怕虎的精神。因爲不瞭解,也不想去了解,所以心存善念,滿心的期待。積極的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不斷強化他們的進步,發現他們也沒有其他老師說的那麼不堪。


一次,有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態不太好,於是便想與家長溝通,想要了解一下學生的情況,看看孩子是不是有什麼心結。誰知道,讓學生給家長捎了幾次話想要跟家長溝通一下也沒能如願。看孩子忸怩的姿態,真心是匪夷所思,又不是告狀,也不想批評。難道是家長的問題?不配合工作?不願意管孩子?於是,面對再三催促下孩子還是叫不來家長的爲難情況,便主動出擊打電話與家長聯繫。十年過去了,還清晰的記得電話接通後,電話那頭家長緊張得語無倫次的姿態。我還沒有說什麼,只是簡單地說了一句:“您是×××的家長嗎?”電話那頭,“孩子在學校又闖什麼禍了嗎?哎呀,俺那孩子......天天氣死個人啦。”嚶嚶哇哇,都是批評孩子的言語。我趕緊打住,解釋了這次與她聯繫目的,並且誠懇地表示孩子在校期間整體狀態很好,進步明顯。第二天第一次見面,家長開口便介紹了孩子曾經是如何的調皮搗蛋,天天叫家長,叫的都怕了。


作爲教師到底是有多大的能量,可以給家長帶來如此大的影響?教師的語言到底可以給學生帶了多大的影響?在普通的家庭中,家長是普遍缺少教育智慧的,家長的情緒往往深受教師的影響,家長的努力方向也緊隨教師的步伐。反觀許多老師們的做法,也沒有什麼問題。學生有問題,就和家長進行溝通,溝通時加入一些情緒渲染,目的也不過是想要引起家長的重視,還是爲了學生的發展和進步。可是,結果往往是回家後家長將孩子數落一頓,多次溝通後甚至會放棄孩子,直言我們家孩子根本就不是學習的料,能咋樣就咋樣吧!更有甚者與老師大吵一架。結果只能是教師感嘆,家長唏噓。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呢?


管老師說:彼此開心、彼此合作纔是溝通的根本目的。作爲教師不斷髮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引導學生對自己抱有希望,引導家長永遠對孩子心存希望,纔是真正的溝通之道。教師一味地直白陳述,情感宣泄打破了心理平衡同時,往往會讓我們的行爲偏離目標,得不償失。作爲小學教師,我們都秉承“不拋棄、不放棄”的理念,絞盡腦汁都理解不了簡單的知識爲什麼有些學生就是學不會呢?最終得出的結論往往是他們根本就不想學。在課堂上,有多少學生是因爲對自己失去了希望才放棄了學習,有多少學生是因爲家長的失望而對自己失望的。在學校以學業成績爲主要衡量標準的情況下,是對未來有多絕望,才放棄了對命運的抗爭?發現學生身上的點滴光亮,因爲那是一個學生的希望之光,那是一個家庭的未來之光。


十年前的班級如何了呢?感覺也沒什麼特別的,一切正常。十年前那個學生怎麼樣了呢?一個學期,該學習學習,該玩耍玩耍,也沒有出現家長所描述的那般不堪的情況。也許起心動念間,對學生心懷寬容,看見後進生家長的不容易,發自內心感謝每一位來到我們身邊的學生,相信他們都是如天使一般,讓我們認清自己、認清世界的。放下執念“與自己握手言和,與教育握手言和,與世界握手言和”,接受世界的豐富性,接受世界本來的樣貌。用我們的積極地言語和正面溝通,點燃學生心中的星星希望之火,一起鑄就屬於每一學生的別樣精彩人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