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  一  個  “習”  字  了  得

怎  一  個  “習”  字  了  得

          文|張愛林 

【設計背景】

本單元語文學習的大概念是“學習生活”。

包含的語文要素是學會默讀,學會在閱讀中把握基本內容,瞭解文章大意,重點關注標題、開頭、結尾及文段中的關鍵語句。

人文主題是感受永恆的童真、童趣、友誼和愛。

本單元有兩篇現代文和一篇文言文,分別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再塑生命的人》和《論語十二章》,前兩篇都寫了不同時代少年兒童的學習狀況和成長經歷。

課文的主角,一位是20世紀文壇巨匠魯迅先生,一位是被馬克·吐溫稱爲十九世紀美國最了不起的人物海倫·凱勒。再加之中華文明最偉大的儒家經典著作《論語十二章》的浸潤滋養,這一切的一切都值得即將告別童年的同學們好好體會領悟。

本單元提示中還特別強調了默讀的方法:不出聲,不動脣,不指讀,不回看,一氣讀完全文,以保證閱讀感知

本單元提示中還特別強調了默讀的方法:不出聲,不動脣,不指讀,不回看,一氣讀完全文,以保證閱讀感知的完整性和一定的閱讀速度。

我在單元備課過程中努力聚焦本單元大概念“學習生活”中的“習”字進行思考。

我想到了法國十八世紀啓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民主政論家和浪漫主義文學流派的開創者盧梭。盧梭在他的代表作《愛彌兒》中曾經說過:生活得最有意義的人,不是年歲活得最久的人,而是對生活感受最深的人。

他的“貧窮式教育”和“順其自然式的教育”觀給了我很大的啓發:他着重的是對人本身的教育,他想讓每位受教育者成爲思想上的貴族,而不是身份上的貴族,成爲體魄強健者,擁有正常審美觀,擁有自然樸實的作風和天然的生活趣味。就像一棵樹一樣,原本應該筆直向上,卻因爲人爲的修剪,變得歪歪扭扭,枝節橫生,因此順其自然地發展就顯得猶爲重要,學會獨立思考,獨自觀摩,獨自在實踐中培養自己。盧梭特別反對灌輸式教育,對書中“愛彌爾”的教育過程,體現的是平等自由的思想,達到的是解放束縛釋放天性的目的。

因此,這一單元,我仍然延用一語立骨法,將這“一語”定位於一個“習”字。無疑,偉大的現實中的人物是離不開一個“習”字的磨礪的,而作爲剛上初一的小同學更需要在一節一節的讀寫課堂上去自主學“習”,自主讀寫,思考,磨礪自己的讀寫功底,狠狠練出感性思維形象思維與理性的邏輯思維。

沒有助跑,是飛不起來的。無他,“寫”,就是助跑器;“寫”,就是健腦果;“寫”,就是最慢也是最快的捷徑。惟手熟爾,才能在語文學習生活中讓靈魂逐漸升華,成爲“思想上的貴族”,進而在活生生的現實生活中,活出一個獨具天然生活趣味的品質完美的“愛彌爾”。所以,我仍然把這一單元定位爲“寫作型”文本。

那麼,我作爲一個現代教育者,在我的課堂一畝三分地上又該如何與我的“愛彌爾”們互動呢?我想再大膽一點,再灑脫一點,就像“不怕刺”,勇敢去摘覆盆子的小魯迅,只有去摘,才能嚐到那又酸又甜比桑椹還要好得遠的美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