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孩子的隐私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根本不懂什么是隐私”。另外一些人则认为“我是你爸,关于你的一切,我都该知道”。

孩子喜欢被当成大人对待。因此,父母亲应该给孩子一些空间,允许他们保有自己的隐私。

所以一些家长福尔摩斯式的侦察举止,其实都不该出现。

例如偷听孩子讲电话,偷看孩子日记,或者是上网看孩子的留言等等,这些行为美其名曰是为了解孩子,事实上,家长做了一个很糟的示范,那就是:

只要我们自认是在关心别人,就可以不在意别人的隐私,而这往往是破坏孩子对家长信任度的首要杀手。

为了避免这份“信任度”的无谓伤害,建议父母和孩子一起来制订一个专属的孩子的隐私合同,写下什么事情是父母想知道并且也可以知道的,哪些属于孩子的隐私,父母应该完全尊重,不侵犯孩子的权利。



孩子的隐私合同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希望被父母当做大人看待。最明显的表现是,孩子开始在意自己的隐私,想要拥有自己的小秘密。

父母亲侵犯孩子的隐私权,只会让孩子心生厌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会促使孩子的保密工作升级,更糟的是,不再信任父母,就连不需保密的心情也开始三缄其口。

因此,建议想当孩子之友的家长们,快快放弃“无间道”的把戏。

更高明的做法是,让潜规则透明化,和孩子一起商量制订出一份孩子的隐私合同。

这一做法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能够让孩子明白,没有他的允许,父母亲不会通过非正当的渠道去窥探他的隐私。

而当孩子觉得受到尊重,就没有理由匿藏心情了。反而更愿意跟父母分享,提升心情透明度。

具体方式如下:

父母希望知道并可以知道的事(      )属于孩子隐私的事。

练习规则

如表格所示,将父母希望知道的有关孩子的事列在左边;将属于孩子隐私的事列在右边。

双方协商,达成共识,避免侵犯孩子的隐私。

范例――

父母希望知道并可以知道的事

孩子的身体状况

孩子的兴趣爱好

孩子的学习状况

属于孩子隐私的事

手机短信

日记内容


――摘自《幸福其实很简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