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子 文/閆小東

陝北農村石碾子到處可見,傳說是青龍所變,遇到紅白事,主人給它蓋塊紅布或者蒙一張紅紙,惟恐衝了青龍。當年擁有一盤碾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都是多戶人家共同籌資拉的,只有光景日月好的戶才獨立制辦。

        小時候,村裏誰家要是拉碾子,也算是一件大事了,左鄰右舍的鄉親們都來幫忙。窯洞一般建在半山腰上,而石場往往是在溝底裏。石匠把碾盤和石磙打好後,主人就會請陰陽先生看一個黃道吉日,莊前裏後幾十號人拿着鐵撬,扛着木棒,帶着麻繩一大清早就出發,一行人浩浩蕩蕩的來到石場。開始前還有個祭天拜地的儀式,主家男人焚香燒紙磕頭,祈求上蒼神靈保佑能將碾子順利平安拉到家。

        在這路窄坡陡山高的條件下,全憑人力拉拽幾千斤的大石頭,實屬不易,需要幾十號身強力壯的好勞力齊心協力才能拽動,一場集體協作宏大壯觀的拉碾子景象就這樣上演。

        人們先是用十幾根麻繩拴在碾心裏,最中間的那根繩子上綰一塊辟邪的紅布,撬起碾盤在下面鋪上木棒,一位老者靠前大聲吼着號子指揮,拉拽的人齊聲迴應,把繩子搭在肩膀上弓着背雙手抓住繩子用力往前拉,幾個人則專門負責輪流倒碾盤下面的滾棒,就這樣艱難的一步步前行,遇到陡坡,每挪移前進一步都很難,人們青筋突起,揮汗如雨。緊要處,老者跳上碾盤揮動着雙手指揮,用嘶啞的聲音竭力吶喊,讓人看得驚心動魄。碾子拉回家,主人像辦喜事一樣端茶遞煙招待大家喫飯,雖然喫的是放着榆樹皮的雜糧餄餎面,就着用墨綠色的麻油炸的噴香的大軟米油糕,人們圪蹴在院子裏喫得狼吞虎嚥,滿頭冒汗。

        現在,村裏的窯洞大多人去窯空了,曾經喧鬧的農家小院裏雜草橫生,只剩下礆畔上的碾子依舊孤零零地屹立在那裏。遙想當年的種種景象仍然歷歷在目,它早已成了一個鄉村歷史變遷的見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